“外部環境千變萬化,我們有這么多的長處,只要把自己的執行力落實了,一定有機會。在中國,機會永遠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我們如何做才能不讓機會從身邊溜走。”這是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博士在2023英特爾on技術創新大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分享的一段話。
·AIGC引爆AI行業
近兩年來,AIGC徹底引爆了AI行業,從早期的深度學習到如今的生成式AI,人工智能已經完成了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化的最為重要的一步。讓大眾都能使用,并且從中獲益,是AI發生轉變的關鍵要素。而接下來所面臨的問題,則是如何讓AI應用更加普及化。
2023英特爾on技術創新大會,看似是新產品、新技術的集中釋放,但主線正是如何拓寬AI的應用邊界,讓AI真正實現向大眾用戶群體的普及化。而這個過程對于英特爾而言,就是機會。
在生成式AI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會發現,PC已經成為推動其普及的重要媒介。而在PC產品背后,半導體經歷多年演變,摩爾定律始終向前推動的“暗線”,則造就了今天AI真的能夠起飛的契機。
·芯經濟發展始于芯片技術創新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為當下這種AI催生的全球增長新時代,以及通過芯片和軟件賦能AI應用下了一個確切的定義——芯經濟。如今,芯片形成了規模達5740億美元的產業,并驅動著全球約8萬億美元的技術經濟。而芯經濟的發展正是始于芯片技術的創新。
王銳說:“今天,我們講到AI,講到全新的時代,底層的東西是由半導體支撐的,與計算有關的東西都需要半導體。不管是做AI的也好,做互聯網的也好,飛得很高很快,但是這些公司在底層技術上幾乎都是用半導體去搭建起來的。”
對于英特爾而言,只要有需求,就會通過各種方法找到新的路徑去做創新。
因此在這次英特爾技術創新大會上,我們看到了首個集成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為AI加速的消費級處理器平臺Meteor Lake。我們看到了基于至強處理器和英特爾Gaudi 2 AI硬件加速器打造的大型AI超級計算機設備。我們看到了用于測試和構建AI等高性能的應用程序的英特爾云開發者云平臺上線。我們也看到了解鎖新AI功能的英特爾OpenVINO工具套件2023.1版更新。這些新硬件、新技術、新軟件,無一不在圍繞AI這條當下的主線來進行創新。
此外,量子物理,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3D封裝等等以往難以想象前沿技術也相繼落地。因此,像英特爾這樣的公司,不僅是英特爾一家,所有的半導體公司都可以不斷去創新,可以讓計算能力不斷實現指數級增長。
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AI為整個經濟創造了非常好的載體,全球芯片行業、技術經濟與數字經濟規模總量超乎想象。而聚焦于中國,則有6.9萬億美元的數字經濟規模,占了整個GDP的41.5%,這一龐大經濟體系的原動力,始于芯片,它已經變成未來經濟的基本需求。
·英特爾對AI時代芯經濟發展保持十足信心
正因如此,英特爾對AI時代的芯經濟發展有著十足的信心。
“第一,宏大的數字經濟的趨勢承載在芯片上。第二,英特爾不是做一兩件事情的一家公司,而是從前沿的科學研究,到實實在在的從晶體管一直到軟件架構,從數據中心到邊緣,再到客戶端等。”王銳如是說,“大家想想,PC已經變了多少代了,最早一臺計算機是一個大的房間,然后慢慢變成一個臺式機,然后變成移動的。早期的移動設備像一塊很厚的磚頭,當時大家覺得好神奇。發展至今天,我們有了更酷炫的PC,今天我們在臺上已經看到了,而且那不是唯一一款,我們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并且有很多是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如何把AI直接帶到PC上應用,神奇的是它不需要連接網絡。我們正在做的就是AI PC,如何能夠應用類似ChatGPT這種生成式AI的應用。我相信未來PC對我們的幫助又是另外一個層面了。就在客戶端這一個業務上,我們的變革、再變革已經不知道走了多少代了,我相信會越走越遠。”
算力,是AI時代最為渴求的東西。作為半導體行業的全球領軍者,英特爾最為擅長的就是提供卓越算力。在本次技術大會上,英特爾發布了288核至強級處理器,可以為數據中心提供超強算力支持。英特爾Gaudi 2 AI加速器、第五代至強級處理器家族以及此前已經上市的英特爾銳炫數據中心級GPU家族等,都可以為高算力AI應用賦能。
而在消費市場,集成NPU的Meteor Lake無疑將成為AI向大眾化普及的核心媒介,基于它打造的AI PC,將把AI應用帶到千家萬戶。同時,Meteor Lake也是英特爾四年五個制程節點推進的關鍵平臺,它首次采用了Intel 4制程工藝,首次借助EUV光刻技術打造,首次采用了分離式模塊化設計,它的成功將為后面的Intel 3、Intel 20A、Intel 18A制程節點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英特爾作為一家既做設計,也做制程的芯片企業,還將在IDM2.0戰略的指引下將制程開放給世界,將自己的芯片代工業務開放給全球合作伙伴,從而實現新的、更大的增長。
王銳說,“經常有人問我,誰是英特爾的競爭者?我一直跟大家說,英特爾的競爭對手是自己。任何一家大公司也都一樣,當你不斷前行的時候,經常就會自己把自己絆住。認識到問題后,然后找到一個策略去改變,到開始真正把這個引擎重新轉起來,這是一個艱難的歷程。”
·四年五個制程節點推進是驅動AI發展的必經之路
在過去一段時間里,英特爾迷失在了技術探索的泥淖里。而帕特·基辛格的回歸改變了這一點。現在的英特爾,四年五個制程的里程碑有一種說到做到的霸氣,這意味著英特爾將進度又重新抓回到自己手中。
因此在面對AI時代真正到來時,無論是需要做大語言模型,做訓練、做推理,還是讓AI無處不在,英特爾只需要在開放的架構里面就可以實現上述所有工作負載,從而真正推動AI普及。也因此,英特爾為“芯經濟”從底層帶來的驅動力和支撐作用,在這個世界上是屈指可數的。
本次技術創新大會,AI PC正式登上PC行業的歷史舞臺,AI PC就是PC下一代的創新,PC未來的出路也是在AI PC之上,這是英特爾遇到的又一個創新契機。王銳表示,“我們有非常多在中國的合作伙伴,一起在研發下一代的PC,在不久的將來你們會看到。而且我覺得它的應用才剛剛開始,一旦把AI搬到PC上的話,有很多應用可以去想象。”
在驅動AI PC創新的過程中,“四年五個制程節點”的推進是關鍵,這意味著過去一段時間里“落后”的英特爾正在重新提速。但這樣的提速是否會給業界帶來困擾?
王銳說,“如果說我們一直是穩步前行去做的話,不會有現在這個情況。現在我們要追,在追的時候你只能快跑,而快跑在我們這個行業里就是要迭代加速。實際上不僅是英特爾自己的腳步加快了,我們和產業伙伴一起合作,幫助他們厘清系統層面上的思路,幫助他們根據英特爾的產品去計劃和實施他們的路線圖。”
如英特爾預測,Intel 18A制程節點將超越競爭對手重回制程巔峰。因此,現階段穩步但快速的節奏推進就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而英特爾與產業伙伴深度合作,無疑會掃清高速推進過程中的障礙,最終達成四年五個制程節點的“軍令狀”。
·結語
讓AI無處不在,是英特爾接下來要做的核心事情。從英特爾本身技術部署的角度的來看,不管是從芯片到應用層都有AI的應用,不管是在手機上、PC、邊緣設備還是數據中心,不管做什么樣的應用,醫療也好、教育也好,任何地方都可以有AI賦能。
因此我們就能夠理解,為什么英特爾要讓硬件和軟件層面都有AI的身影。通過芯片內置的方式,AI算力將實現常態化、普及化,用戶側無需刻意適配特定軟硬件就可以享受AI技術帶來的紅利,這是現階段英特爾推動AI普及做出的最大貢獻。
2023英特爾on技術創新大會,英特爾圍繞AI繪制的一幅美麗畫卷已經緩緩展開,未來,技術創新所迸發出的能量,將繼續推動芯經濟成長,推動AI普及,這是英特爾的新機會,而中國,不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