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顆可能保存有太陽系形成初期原初物質的小行星——貝努。它每隔6年就會穿越地球上空,是一個有威脅性且非常神秘的近地天體。
為了揭開貝努的神秘面紗,美國于2016年發(fā)射了首個小行星采樣探測器——奧西里斯-Rex,其首要任務是在貝努上采集樣本,以尋找太陽系形成以及生命起源的線索。同時,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貝努找到更多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并了解其軌道和物理特征,保護地球免受撞擊。
據(jù)《自然》報道,經(jīng)過7年多的努力,奧西里斯-Rex在貝努上采集的樣本于9月24日成功返回地球。10月1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約翰遜航天中心公布了貝努表面樣本照片、視頻以及初步研究成果。
貝努樣本包含了晶體結構中含有水的黏土礦物、看起來像鹽和胡椒的明亮或黑暗塵粒,以及可能在行星進化中發(fā)揮關鍵作用的富硫礦物。
研究人員推測,這些黏土礦物中鎖住的水可能是太陽系早期形成的水。小行星可能將這些水帶到了早期地球上,并使其形成了適合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
“來自貝努的原始樣本材料是寶貴的資源,為了解早期太陽系打開了一扇窗。”貝努樣本分析團隊領導者之一、NASA約翰遜航天中心天體材料研究員Eileen Stansbery說。
此前,科學家已經(jīng)知道貝努是一顆富含碳的小行星,其中一些碳與碳酸鹽礦物結合。而碳酸鹽礦物主要由碳和氧組成,這在地球上的地質樣本中很常見。
此外,貝努上有由含有碳和氫的化合物形成的有機物質。在地球上,有機化合物存在于活體中,但生命未出現(xiàn)時它們也存在。
而上述豐富的樣本材料還只是來自奧西里斯-Rex樣本罐外部,樣本罐內部真正的大寶藏將會在未來幾周內揭曉。(徐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