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網信辦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一個月的“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圍繞社交、短視頻等重點平臺類型,堅決打擊“網絡廁所”“開盒掛人”行為等方面突出問題。
網絡空間中紛繁復雜的信息常常給網民帶來不少煩惱,特別是一些負面極端情緒和言論,不僅十分傷人,而且容易產生網絡戾氣、影響公眾情緒、污染網絡環境。以當前備受詬病的“網絡廁所”現象為例,這是一類匿名社交空間,其中充斥著大量嘲諷譏笑、惡意評價、詛咒謾罵等信息。一些網友在“網絡廁所”里或偷掛他人照片隨意編派,或發布明星丑圖引發粉絲罵戰。而一些飽含惡意和極端戾氣的謾罵,更催生了嚴重的網絡暴力行為,甚至導致一些悲劇發生。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對遏制網絡戾氣蔓延起到一定作用。同時也要看到,網絡戾氣之所以不時出現,與一些平臺的推波助瀾有一定關系。個別平臺為吸引流量,實現增加注意力和廣告收入目的,在營銷賬號中不惜采用標題黨等方式,煽動情緒、制造爭議、引發戾氣。因此,緊盯一些重點平臺也是治理的關鍵。
此次專項行動明確提出圍繞社交、直播等重點平臺,從嚴查處違規賬號、群組、貼吧,違規功能設置以及違規平臺環節,十分具有針對性,能夠有效切除病灶,鏟除病根。而通過重拳出擊,從嚴查處一批履責不力、頂風作案的網站平臺和賬號,形成有力震懾,也將倒逼網站平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從源頭防止不良信息出現,遏制網絡戾氣滋生蔓延。
網絡文明建設不僅需要有關部門不斷建立健全相關法律規范和防范治理的制度機制,嚴厲打擊相關違法行為,而且需要企業、社會組織、網民等各類主體積極參與治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生態,共建和諧友善的網絡空間。(作者 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