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精品一区-日韩专区一区-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智氪|主升浪級概念發酵,這個方向可能比AI還要強勢?

業界
TIME
2024-03-04 13:10
36氪
分享

  作者 | 范亮

  編輯 | 丁卯

  上周,大A繼續維持強勢走勢,實現放量上漲。

  具體來看,上證指數整周上漲0.74%,深圳成指上漲4%,創業板指上漲3.74%。個股風格方面,本周是中小盤股的主場,中證500、1000、2000漲幅均超3%,滬深300漲幅則為1.38%。

  主題表現方面,電腦硬件指數漲超13%,通信設備、半導體指數漲超8%,汽車、摩托車指數漲超6%,家用電器、工業機械指數漲超5%。

  值得關注的是,本周兩市成交量連續三日破萬億,單日最高破1.3萬億,呈現出久違的火熱局面,交易活躍度直追2023年初。

  而從北向資金動向來看,本周北向資金流入235.45億人民幣,周二和周四均大幅流入超百億人民幣,其中周四北向資金大舉流入166億元,創去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凈流入規模。

設備更新改造+消費品以舊換新,未來新主線?

  2月2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問題,3月1日,國常會又審議通過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從涉及的領域來看,國常會指出,設備更新改造主要包括重點行業設備、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教育醫療設備等,消費品以舊換新則包括汽車、家電等消費品為主。

  從政策的引導手段來看,廣發證券此前預計,預計可能的政策抓手涉及三個方面,一是財政政策,包括貸款財政貼息、所得稅和增值稅等稅收優惠、加速會計折舊、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推動國企執行綠色采購;二是貨幣金融政策,包括專項再貸款、銀行貸款貼息、支持相關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及一二級市場融資等;三是行政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產品設備能效和淘汰標準等。

  實際上,在上周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利好刺激下,資本市場在本周已經提前有所反應,例如家電、汽車板塊均在本周大幅上漲,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同樣也有5%左右的漲幅。

  歷史上,汽車、家電在2009年曾推出過類似的以舊換新政策,而設備更新改造則在2022年推出過類似政策。

  從歷史相關板塊的漲跌情況來看,相關政策對汽車、家電板塊的股價促進效果最明顯,對設備類企業則效果欠佳。

  根據東吳證券統計,2009年年中政策落地后一個月市場尚處觀望期,汽車與家電并未跑贏大市。但隨著政策落地加速推進,居民消費對供給的更新拉動逐步體現在企業業績上,加之政策延續預期支撐,汽車及家電板塊逐步走強,6個月回報率在各行業中領先。

  不過,2022年9月的設備更新改造政策(主要為貸款貼息)出臺后,企業貸款需求起量,但制造業投資的改善相對滯后,短期制造業投資并未出現明顯改善,由于投資提振并不明顯,與設備更新改造政策相關的一些板塊的表現并不突出。

  不過,考慮到本次設備更新改造的政策力度、實施力度可能會超過2022年,后續依然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消費電子復蘇周期開始了嗎?

  實際上,除汽車、家電外,本周消費電子的表現也非常亮眼,單周上漲超5%,而今年以來更是從低點反彈超40%。

  近期消費電子的強勢表現,與手機銷量高增有較大的關聯。根據信通院發布的手機市場運行數據,2024年1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3177.8萬部,同比增長68.1%。

  當然,這其中有一定的低基數影響,如2023年1月,受新冠感染率上升的影響,我國手機出貨量僅1890萬臺,同比下降超40%。

  但從環比來看,往年1月份手機銷量環比基本是下滑狀態,但今年1月卻環比反增12.39%,顯示出較強的增長態勢。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我國的消費電子市場正在迎來復蘇。

  國元國際指出,由于過去幾年智能手機技術創新緩慢,消費者換機需求不足,換機周期從2年被拉長到3年以上。現今距2016年的出貨高峰已經過去7年多,當年的機型老化現象日益嚴重,換機需求不斷提升。

  根據Canalys數據,2023年前3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跌幅不斷收窄,第四季度更是同比增長8%,顯現出較強的企穩復蘇信號。2023全年出貨量為11.4億臺,跌幅收窄至4%。AI 或為手機交互帶來革命性影響,進而推動行業增長。

  此外,民生證券判斷,在汽車消費電子方面,智能駕駛正逐步迎來技術、用戶接受度和商業模式的三重拐點,消費電子企業同樣也可以收益汽車的智能化浪潮。

  不過,目前有一個比較擔憂的點是,從估值情況來看,去年消費電子在整體業績下滑的背景下,依靠AI支撐股價大幅上漲,致使其市盈率明顯處于高位。因此,對2024業績不明朗,而估值又處于高位的消費電子企業而言,投資價值并不算高。

  圖:消費電子板塊估值情況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機構對3月怎么看?

  本周,不少投資機構都發布了對2024年3月的市場展望。

  華金證券指出,歷史上影響3月A股走勢的核心因素是基本面、政策及外部事件、流動性。

  通過復盤,華金證券認為今年3月A股震蕩可能偏強。

  從基本面角度來看,地產銷售可能企穩但依然偏弱,經濟修復和盈利回升趨勢大概率延續。隨著萬億國債在一季度的落地、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等政策的出臺和實施等,3月份以后經濟修復趨勢大概率延續。其次,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今年可能均處于上行趨勢中,年報預告也顯示A股盈利增速在去年二季度已見底。

  從政策和外部事件角度來看,3月份總體偏正面。一是政策預期持續偏強:兩會即將來臨,財政發力等政策可能進一步出臺;二是中美關系3月份可能維持穩定甚至邊際改善。

  從流動性角度來看,可能維持寬松。一是海外流動性預期平穩對國內寬松掣肘降低。二是3月國內流動性可能進一步寬松。

  東莞證券認為,3月市場將呈現震蕩反復中延續上行走勢。

  從3月份的市場環境來看,全球制造業景氣度邊際回升,美聯儲會議紀要偏鷹,市場進一步推遲對美聯儲降息的押注。

  而開年國內經濟恢復尚不穩固,2月制造業PMI再度承壓走低,當前我國經濟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問題,持續恢復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

  資金面方面,2月央行靈活操作維穩跨年資金面,后續寬貨幣取向依然明確,政策利率仍有下降空間,2月兩融余額繼續走低、產業資本凈增持規模擴大、股權融資保持低位。

  中泰證券則指出,市場對經濟偏悲觀的預期已經有所改善,但還沒到預期反轉的階段,政策力度和效率、地產基建景氣度仍是左右趨勢的核心觀測因素。在此基礎上,中泰證券建議關注以AI為代表的科技成長、以煤炭有色為代表的上游供需缺口方向,對高股息資產則可以逐漸松綁。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刊載之目的為傳播更多信息,如內容不適請及時通知我們。

相關熱點

  2月28日,亞洲地區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的光伏展之一——日本東京太陽能光伏展覽會(PV EXPO 2024)在有明國際展覽中心開幕,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家參展商、5萬名專...
熱點
  中國天氣網訊 廣東人最怕的回南天又來了!今明兩天(3月4日至5日),廣東大部地區氣溫將有所回升,伴有輕霧和回南天,西部等市縣有小雨“叨擾”,需注意防潮除濕。  昨天,廣東...
互聯網

相關推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