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精品一区-日韩专区一区-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25位模型開發者,聯手反擊李一舟 | 36氪專訪

業界
TIME
2024-03-05 10:10
36氪
分享

  文|周鑫雨

  編輯|蘇建勛

  一場針對“中國AI巨頭”李一舟的聲討,正在轟轟烈烈地上演。

  聲討者們,是圖像模型開源社區LiblibAI上的模型創作者。2月21日,不少創作者發現,自己獨家授權給LiblibAI的開源模型,未經允許被搬運到了名為“一舟智能”的網站上——據統計,至少有97個模型,遭到了搬運。

  “一舟智能”的背后,則是彼時火遍全網的李一舟。當OpenAI的視頻生成模型Sora再次引爆輿論,李一舟以“AI教父”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在直播間販賣199元的“每個人的人工智能課”和“只剩最后一個名額”的焦慮——當然,效果也是驚人的,據飛瓜數據統計,價值199的人工智能課一年內賣出約25萬套,銷售額約5000萬。

  但技術熱點造就的財富的B面,是李一舟經不起推敲的學霸人設,和對開源模型的涉嫌侵權。

  成立于2023年5月,迄今已聚集了1萬多名模型創作者的LiblibAI,已經是國內最大的AI繪畫模型分享社區。社區中的模型,大多是愛好者們基于Stable Diffusion(以下簡稱“SD”)的微調模型,通過不同數據集的訓練,模型能夠創作出特定風格的圖像,比如被李一舟搬運的LEOSAM,主打3D寫實。

  △LiblibAI社區中的模型。

  上傳模型的愛好者們,共同點是“用愛發電”。即便是基于SD的微調,這些模型前期依然要投入高昂的訓練時間和成本。

  LEOSAM的創作者“兔猻”曾公開自己訓練模型付出的算力成本:在云計算平臺Autodl上租賃算力花費了大約兩萬元,購買了英偉達4090和6000ada兩塊顯卡花了大概8萬元。

  LiblibAI聯合創始人張子捷告訴36氪,不同模型作者訓練的方法不太相同,即便是最輕量化的微調模型LoRA,也要在訓練過程中用數天的時間標注的幾十至數百張圖片,后期還要通過大量的XYZ plot測試(一種測試模型生圖能力的方法),來檢驗訓練成果,以此對模型進行調優。

  “李一舟對模型的搬運讓人不適的點在于,一是他沒有得到作者本人的授權,二是他通過模型進行了謀利。大家投入很多金錢和精力做出的模型,被李一舟用來賺錢?!?月21日,LiblibAI聯合創始人、運營負責人梅子收到了創作者給她私發的一舟智能網站截圖,“令人費解的是,一舟智能專挑熱門模型搬運,甚至沒有標注原創作者信息?!?/p>

  △被搬運到一舟智能網站上的模型。圖源:B站UP主@朱尼醬等聯合創作者

  她發現,作者們授權(包括獨家授權)給LiblibAI的多個模型,出現在了一舟智能的模型社區中,點擊后就會跳轉到會員的購買頁面,每個月的訂閱費在39元-399元不等——而這些模型,在LiblibAI上均為免費開源。

  在創作者們多次聯系一舟智能下架模型未果后,2月22日,LiblibAI代表作者發出聲明:作為主張開源共享的社區,LiblibAI 允許用戶直接使用模型、甚至下載模型,但未經創作者許可就搬運模型、甚至擅自用作商業化,則被平臺視為“侵權”。

  李一舟對開源模型的“偷襲”,也將一個問題拋到了行業面前:秉持著人人可用、技術共享理念的開源模型,使用的邊界到底在哪里?

  “開源,不代表無版權?!睆堊咏莞嬖V36氪。他認為,站在模型創作者的角度,真正用于模型訓練的,是經過標注的“數據對”,帶有極強的主觀性,微調模型可以被視作作者的二創。而站在平臺監管的角度,LiblibAI作為社區,也需要保證開源模型被合規合法的使用,而不是隨意搬運。

  △LiblibAI上模型LEOSAM創作者“兔猻”關于使用權限的聲明。圖源:LiblibAI@LEOSAM是只兔猻

  不過,證明開源模型具有著作權,依然困難重重。比如,如何對訓練模型的數據進行溯源,如何認證標注后的訓練數據沒有對原數據作者構成侵權。

  但開源模型社區的困境更在于:李一舟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個。

  成立不到8個月,LiblibAI上的模型已經經歷了不下十次大規模的被搬運。一些個人用戶將模型下載后,又上傳到其他的社區。

  “李一舟甚至不是搬運最多的一次,但是影響最大的一次?!泵纷颖硎?。這幾天,她與25名被搬運的模型作者并行取證。作為平臺方,LiblibAI的兩個主張為:第一,李一舟對模型作者構成著作權侵犯;第二,對LiblibAI構成不正當商業競爭。

  平臺和模型創作者們覺得,打贏這場戰爭,對構建更有秩序的開源生態至關重要。

用8萬元和愛發電的模型,成了李一舟撈金的工具

  36氪:大家是怎么發現模型被搬運到李一舟的網站上的?

  梅子:我與模型作者有1V1建聯。上周三(2月21日),我們的作者截了一張李一舟網站上的圖,私發了我一份,也轉到了我們的原創作者交流群里。

  我們就覺得截圖中的模型非常眼熟,發現這些模型都是熟悉的作者,甚至有的是LiblibAI獨家的模型。作者們也很詫異,李一舟網站用的封面圖和LiblibAI的也一模一樣,都不帶改的。

  子捷:AI愛好圈的特色是彼此之間的交際非常緊密,大家有無數個小群。一旦有人收集整理被搬運的證據,這些截圖和資料就會傳播到各種群里,事情就開始持續發酵。

  36氪:被搬運的模型一共多少個?

  子捷:一共是97個。最早的時候被搬運的模型其實有100多個,個別模型作者和李一舟的工作人員私聊后,有一些模型就下架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作者向我們反應,平臺隨即開始做侵權取證,比較各個群和渠道里面的截圖,并且給法院認證的網頁截屏做了“時間戳”,當時最終的計算結果是97個。

  36氪:開源模型本身是可供各種用戶下載使用的,那么李一舟的哪些行為讓大家覺得自己的權益被侵犯了?

  梅子:有人分析過李一舟網站的付費模式,一旦觸發模型的生圖功能,就會跳轉到付費鏈接,價格也有不同的檔位。相當于這些開源模型最終是為盈利目的搬運的。

  子捷:被搬運的都是熱門模型,基本上是LiblibAI首頁推薦中的,其中不少模型還是獨家授權給LiblibAI的,其他網站不得私自轉載。開源模型的訓練和微調,也需要作者付出很多的腦力勞動和資源,李一舟沒有獲得授權,就將模型作為牟利的手段,很不尊重創作者。

  △一舟智能的收費模式。圖源:B站UP主@朱尼醬等聯合創作者

  36氪:開源模型的微調需要投入多少資源?

  子捷:具體的投入和模型的參數有關。一般而言,用一個非常小的微調模型LoRA,需要幾十到幾百張圖片,訓練會根據參數調整和內容需求的不同花費數個小時。但前期對圖片進行采集標注,至少需要花三四天,訓練完后還要對模型進行調優,做大量的XYZ plot測試(一種測試模型生圖能力的方法),時間可能會無限長。

  梅子:模型LEOSAM的作者“兔猻”提到過自己在云計算平臺Autodl上租賃算力花費了大約兩萬元,購買了英偉達4090和6000ada兩塊顯卡花了大概8萬元。像他做Stable Diffusion XL的模型對算力的要求很高。

  △“兔猻”關于模型微調過程的分享。圖源:LiblibAI@LEOSAM是只兔猻

  36氪:有聯系上李一舟方面的人嗎?

  梅子:發現模型被搬運的當天,模型作者們嘗試與一舟智能相關的工作人員溝通,但是未達成一致的協商解決方案。

  和作者們確認細節后,我們是2月22日發的官方聲明。在此之前已經有一些模型作者假裝普通用戶,問一舟智能的客服這些模型是否有授權,結果對方回答“有”。后來作者們亮出了真實身份,要求一舟智能立刻下架、道歉和賠償,客服才匆忙改口。

  但并不是所有的被侵權模型都立馬下了架。不少作者發現幾輪溝通后,自己的模型還是被掛在網站上,一舟智能也沒有公開回應和道歉。所以我們就直接發了公開聲明,給對方發了律師函。

  36氪:大家的訴求是什么?

  梅子:對于作者而言,李一舟應該下架所有侵權模型,賠償通過侵權所得的不正當收入,并且公開道歉。對于LiblibAI而言,作者的訴求就是我們的訴求,平臺獲得了多少賠償反而沒那么重要。

開源,不代表無版權

  36氪:發現模型被搬運后,大家采取了怎樣的維權措施?

  子捷: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平臺方比較謹慎和保守,和很多作者去了解情況。確認完后,我們再聯系了律師進行咨詢。

  和律師溝通后,我們初步確定了維權的兩個方向:第一,李一舟對模型作者構成著作權侵犯;第二,對LiblibAI構成不正當商業競爭。

  梅子:發現當天,被搬運模型的作者就拉了一個有小20人的群。我在里面逐一和作者們溝通,明確他們沒有把模型授權給李一舟使用。

  模型作者是被侵犯著作權的直接主體,他們自己也在積極尋求法律途徑應對。我們作為平臺方,因為有得到模型的授權,所以我們認為有責任幫作者一起維權。但企業競爭和作者沒有關系,所以由平臺主動發起有關不正當競爭的維權比較合適。

  36氪:開源社區是否就意味著上線的模型可以被使用?使用的邊界是什么?

  子捷:很多用戶會把開源社區默認為無版權,上架模型可以隨意轉載使用。但并不是這樣的。

  從平臺的角度出發,我們有責任對上線模型的使用進行監管和規范,比如我們要限制用戶用開源模型去做生成違法的內容。任意轉載將使平臺的內容風險管控發生較大的隱患。

  從模型作者的角度出發,作者會在社區明確規定模型的使用范圍,很多模型明確要求不得用于商業用途,僅供學習交流使用。擅自的轉載和商用,將使得作者創作研究模型的風險陡然增高。

  36氪:在維權的過程中,有哪些難點?

  子捷:目前AI模型版權的歸屬與侵權等問題尚無明確的判例給到一些支持,比如原創作者的模型受到哪些條例保護,是按照計算機程序保護還是作品著作權等,所以平臺也要積極推動立法上對于AI模型知識產權的判定與保護。

  36氪:律師對維權的態度怎樣?勝算大嗎?

  梅子:我們咨詢了好幾個律師,他們的反饋都比較正向,給出的法律主張圍繞侵犯模型作者著作權,以及對平臺的不正當競爭。

  同時,之前AI繪畫侵權案是有判例的,當時案件結果明確表示AI繪畫的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搬運他人用AI生成的畫作構成侵權。這個判例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北京互聯網法院針對人工智能生成圖片(AI繪畫圖片)著作權侵權糾紛作出一審判決,認定AI繪畫作者享有著作權。

我們期待生態的豐富,但前提是保護和尊重

  36氪:這是LiblibAI上的模型第一次被侵權嗎?

  子捷:李一舟事件不是最大規模的一次搬運,卻是影響力最大的。

  其實從去年(2023年)5月平臺上線開始,一直有不少AI愛好者把模型放在小社區上。

  梅子:沒有辦法,我們很難去追查。個別作者和我們反饋過,在其他平臺看到獨家授權給LiblibAI的模型,大家一般會各自聯系對方申訴,要求他們下架,但從來都沒有像李一舟這一次一樣形成規模效應。

  36氪:但有時候,沒有搬運,就沒有影響力。

  子捷:我們對于普及AI知識的行為是比較開放的,大家可以用我們的平臺給公眾授課。當然我們也歡迎他們和不同的作者聯系,得到模型上線的授權。但前提是要保護或尊重,提前與作者及平臺進行溝通,在不涉及不正當競爭的前提下去進行搬運。

  36氪:作為開源社區,平臺方有哪些措施可以減少侵權的發生?

  梅子:我們會鼓勵作者在模型聲明里寫明使用范圍,比如“未經允許,不得商用”。同時,平臺也會在模型詳情頁對作者的授權范圍進行明確的展示。

  我們最近也在和技術聊,短期內我們在試驗能不能通過給模型加明暗水印的方式,來保護模型作者的權益。這個手段涉及技術方案的實現,也涉及模型作者的配合。但更長期,平臺會投入更多精力關注并推動法律上AI版權保護的進一步明確。

開源社區,創作者是核心

  36氪:LiblibAI的第一批創作者是怎么入駐的?

  子捷:毫不夸張地說,是我們早期運營同學“肉搏”出來的,每個核心作者都得一個個定向邀請入駐。

  梅子:因為當時國內是沒有這樣的圖像模型分享社區,我們知道海外的AI社區Civitai上有很多中國作者苦于國內沒有渠道,所以我們根據他們的公開聯系方式,比如B站賬號、QQ,只要能找到聯系方式的,我們就1V1定向邀請,然后向他們介紹說,我們是國內第一家AI模型分享社區,非常希望他能入駐。

  包括一些作者在北京或者上海,我們都會趕過去見面聊。比較欣慰的是大家熱情挺高,基本上只要建聯就能聊上,然后了解完我們想做什么之后,大家都會授權,再進來建立賬號,把模型同步發到LiblibAI上。

  36氪:第一批入駐了多少模型?

  梅子:應該有幾百個。有的作者手里有非常多模型,當時我們站剛剛成立,他們上傳,我就覺得站子一下就滿了。

  36氪:目前LiblibAI的月活有多少?

  梅子:月訪問量是200多萬。因為早期的作者已經在Civitai上有一些粉絲基礎,加之一些KOL自發宣傳國內有了新的模型站,當時帶動了不少作者入駐。去年六七月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非常高速增長的階段。

  36氪:LiblibAI應該是國內最早一家做作者激勵計劃的AI社區,當時是怎么考慮的?

  梅子:因為我們和作者綁定得很緊密,大家都是用開源的精神去做模型,開放給大家用。我們的激勵計劃其實就是基于模型對平臺的貢獻,每個月給一些補貼和激勵,可能不是特別多,只是對開源精神的一種感謝,同時也希望各位模型創作者相信可以與平臺長期共同發展。

  36氪:AI開源社區能夠吸引作者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梅子:我認為會分為不同的階段,最早期的作者真的是和我們一起拓荒,更在意平臺的理念與是否與他們契合,包括是否尊重原創作者及平臺的運營規劃;

  而目前,平臺的發展規模也十分重要,這些作者的模型值得被更多的用戶看到、使用,雙邊關系的建立和效率尤為重要;同時,平臺的生態定位也很重要,需要比較開放和多元。如果生態中只有一類模型,那只能吸引一類人。我們是垂類最豐富的模型社區,有攝影的、設計的模型,也有動漫的。不論偏好生產什么垂類的模型作者都可以在LiblibAI上找到歸屬感。

  平臺的生態定位也很重要,需要比較開放和多元。如果生態中只有一類模型,那只能吸引一類人。我們是垂類最豐富的模型社區,有攝影的、設計的模型,也有動漫的。

  子捷:我們認為,AI首先是一個生產力工具,而不是娛樂工具。海外的一些AI社區把AI當做娛樂工具,根據用戶的喜好想生成什么,就生成什么,導致社區的氛圍很混亂。

  所以我們在探索和扶持不同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等垂類賽道的模型,甚至愿意用真金白銀去補貼。

  36氪:開源社區如何商業化?

  子捷:平臺在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急著商業化變現,因為我們覺得大多時候快速商業化靠的是情緒化的消費,比如李一舟的AI課就很會販賣焦慮。但這不是長遠的。

  我們從Day 1起就在探索AI的跨模態表達應該用怎樣的方式解決,我們未來的產品和布局都是圍繞回答這個問題去做的,當作為生產力工具的時機成熟了,在更多場景的應用真的行之有效了,我們相信商業化會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36氪:你們覺得商業化合適的節點是?

  子捷:我們的商業化最終會圍繞作者。從2023年12月開始我們進行了初步商業化的探索,一方面是為了彌補算力的消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補貼作者,優質內容的增長需要有一個良性的回報機制。

  AI技術還處在不斷發展的階段,我們認為當一項產品或服務有恒定或者真正的價值出現,而不是通過販賣類似于“不學AI就會被淘汰”的焦慮帶來的時候,正常的推進商業化才會給行業帶來更新的動力。

  我們覺得一個良性的商業化應該是長期的,要尋找供給和需求的平衡,而不是情緒化的。不然就會像李一舟那樣,容易被反噬。

  歡迎交流!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刊載之目的為傳播更多信息,如內容不適請及時通知我們。

相關熱點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4年3月4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25元、120元?! ?..
汽車
  近期,有關蘋果即將發布iOS17.4系統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據科技記者古爾曼透露,蘋果公司計劃于2024年3月底發布一款支持新款硬件的iOS17.4“特別版本”。這個版本之...
數碼

相關推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