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6月21日專稿(蔣均牧)當下,我們正身處數智化發展的重要歷史節點——一邊是數字經濟高速增長、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智能浪潮風起云涌,一邊是業務場景迎來井噴、網絡復雜性與日俱增、用戶期待不斷拉高。電信運營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革新運維模式以擁抱機會、應對挑戰。
相比一味埋頭苦干,做對決策、用對方法顯然更為關鍵。就在剛剛舉行的2024年數字化轉型世界峰會(DTW24)上,華為聯合TM Forum及8家領先運營商重磅發布了《新一代智能運維白皮書2.0》,助力運營商厘清轉型思路、解決難點痛點、提質降本增效,構建起新時代下的領先地位。
基于1.0版本白皮書和全球范圍的持續實踐,《新一代智能運維白皮書2.0》探索了如何通過確定新的價值體系和衡量方法、使用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和部署場景化新應用,來加速和深化以業務為中心的智能運維轉型之旅。在這里,讓我們一起對此作個盤點。
向“以業務為中心”轉型勢在必行
在充滿變數的環境中,數智化是當下乃至未來的一大確定性趨勢。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投資規模超過1.5萬億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邁過3萬億美元大關,2021~2026年的五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6.7%。GenAI、大語言模型(LLM)等AI技術的迅速崛起帶來了AI領域的革命性轉變時刻,預計未來十年全行業、全場景都將逐步跨入智能時代。
這為作為主要智能化賦能者的運營商打開了更大的向上生長空間,同時亦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他們不得不應對業務和場景的日趨多樣化、網絡規模及復雜性的指數級增長,以及充滿挑戰的市場條件和越來越高的客戶期望。為了在不斷發展的數字經濟中取得成功,運營商必須從根本上出發,徹底重新評估其網絡規建維優營、業務模式以及他們如何創造價值。
實施由“以網絡為中心”向“以業務為中心”的運維模式轉型勢在必行,而AI技術的飛速進化為此提供了契機。通過基于系統的智能決策和自智網絡的構建,驅動業務及網絡運維向著數智化發展,運營商將能夠提升網絡效率和質量、降低運維難度和成本、敏捷響應業務場景變化并切實改善客戶滿意度。
2023年9月,華為聯合TM Forum及5家運營商發布了1.0版本的《新一代智能運維白皮書》,提出了人員、流程、平臺、技術“3P+1T”多維度、系統化的轉型思路和明確的轉型路徑。隨著與全球運營商持續深化轉型,華為發現有三大問題亟待共同尋找到解決方案:一是隨著諸多新業務的運維場景出現,需要新的價值及指標體系進行成效衡量;二是“孤島式”的數據和異常檢測,是實現端到端的業務及網絡保障的主要瓶頸,需要新的技術能力來解決;三是新技術必須適配新的場景化應用,并取得實際效果,才能實現其價值。此次發布的《新一代智能運維白皮書2.0》即是針對這些問題給出的答案。
新價值、新技術、新應用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lCT基礎設施提供商,持續以客戶為中心,為運營商提供有溫度、有深度的專業服務。在智能運維方面,每年保持數十億人民幣的投入,推進與加速全球運營商運維轉型。《新一代智能運維白皮書2.0》展示了新的價值體系和衡量方法如何與GenAI及數字孿生網絡(DTN)等技術能力相關聯,并提供了相關實現路徑、解決方案及行業最佳實踐。
新價值體系,數智化轉型指標體系成為轉型的驅動器:在白皮書中,華為基于TM Forum的價值衡量標準VOF(Value Operation Framework),定義了以業務為中心運維的新價值體系和度量方法論E.O.T(Evaluate. Operate. Transfer),支撐資源投入決策并衡量轉型成效。新的價值體系度量對象從網絡延伸至業務,度量對象從效率(Efficiency)延伸至收入(Revenue)、創新(Innovation)、客滿(Satisfaction),從商業結果出發,衡量轉型的成果及效率。
新技術,GenAI、DTN等新興技術成為轉型的加速器:以GenAI、DTN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在新價值的驅動下成為轉型深化的加速器,持續提升復雜場景的精確實時感知、實時仿真,通過GenAI加持的場景化智能助手,運營商將能夠逐漸深度參與數據驅動的網絡質量分析,決策和執行,并逐步實現可自學習、自演進。值得一提的是,GenAI智能助手將是實現L4/L5自智網絡的關鍵使能技術。
新應用,基于業務減損和保活等場景化新應用成為轉型的孵化器:華為有序利用這些新興技術,并在不同的服務領域孵化了新的應用場景。在ToC場景下,構建了基于業務減損和保活的場景化服務,在減少收入損失的同時,提高了客戶滿意度。在ToH場景下,通過先進的算法來提升拓撲的準確性,從而實現群障的精準定界,提升業務可用性和客戶滿意度。在ToB場景下,華為解決方案提供主動監控和指標可視化能力,通過設備和服務關聯診斷,強化了網絡故障定位能力和服務質量。
聯合轉型實踐,為全球樹立標桿
從亞太到拉美、從非洲到中東,華為與運營商一起,在應對形形色色的變革場景方面取得了許多令人鼓舞的進展。其中,其與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以業務為中心的聯合轉型實踐,實現了效率與效益的雙重提升,為全球樹立起標桿。
2023年在杭州舉辦的第19屆亞運會,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科技感最強的一屆,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和大量游客的涌入。中國移動浙江公司基于智能指揮調度中心,依托數字孿生、電信級大數據治理、LLM交互式運維保障、自智網絡等技術手段,實現了全面實時的場景感知、變被動響應為主動管理、支撐4G/5G自呼吸網絡,為亞運會業務及網絡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這表現在杭州移動能夠主動解決的問題比以往增加了35%、95%的問題在影響用戶之前被預測和預防、檢查時間從30分鐘減少到10分鐘以下、故障排除效率提高50%、平均解決時間(MTTR)降低20%。其以業務為中心的智能轉型成果和經驗已經在全國范圍擴散,并應用到其他行業之中。
中國聯通智網創新中心圍繞網絡故障處理端到端流程,自2019年以來聯合華為打造故障中心產品,實現全國網絡一體化納管,日均處理量超億條,成為行業領先的超大規模故障管理系統之一。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以業務為中心的運維模式,逐步完善和豐富基于多維數據和業務影響分析的價值場景,持續構建面向業務的故障管理系統方案,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例如通過故障業務影響分析將業務影響分析時長縮短到5分鐘以內、通過故障分級調度派單減少了5%以上的業務損失。
同時,故障中心產品也在嘗試注入大模型、數字孿生等應用,在業務影響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構建多層業務保活能力,持續迭代新價值場景,提升運維智能化水平,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提升客戶體驗和信任。
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和應對瞬息萬變的數字世界的挑戰,實施以業務為中心的運維轉型已成產業共識。但要將之真正落到實處并不斷推向縱深,仍有不少關隘需要攻克。《新一代智能運維白皮書2.0》對此進行了深入且卓有成效的探討,識別出發力點、給出可操作的方法及示范,令每一分投資都“花在刀刃上”,顯然極具現實意義。在白皮書的指引下,有理由相信運營商將在轉型之路上走得更快更遠,為全球數智化發展作出更多貢獻,并取得持續的商業成功。
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下載《新一代智能運維白皮書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