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位于紹興市柯橋區的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博士創新站里繁忙一片,科研團隊已提前返崗,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新一年的科技研究中,以科技助推新春“開門紅”,賦能企業跑出創新“加速度”。
走進實驗室,由杜誠杰、鄒專勇、王建3名博士組成的創新團隊正在對功能性復合面料進行水壓、耐磨、強力的極限測試,這支平均年齡35歲的科研團隊,在實驗臺上掀起了別樣的“新春攻勢”。“新的一年,我們還有很多新的科研計劃和目標,比如基于TPEE膜的可全回收再生聚酯防水透濕面料制備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所以春節小長假一結束,我們團隊的人早早就回到了工作崗位。”紹興文理學院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王建表示,他們正搶抓時間,力爭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多科研成果,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了解,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戶外運動功能性服裝面料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平臺建設,主持參與國家標準4項,獲得專利授權66件。2023年該博士創新站成立后,為企業帶來了眾多優秀人才。至今,相關研究成果不僅提高了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還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贏得了更多訂單。
“我們2025年的產品訂單已排到了5月底,客戶包括安踏等國內外戶外運動頭部品牌。”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國炎指著車間里高速運轉的生產線說,依托博士創新站研發的優秀技術,企業新開發的戶外功能面料訂單同比增長約20%。通過科技創新賦能企業發展,推動他們不斷突破自我,開拓新領域,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而這種創新勢能,正是柯橋區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生動注腳。近年來,柯橋區科協緊密圍繞中小型企業創新發展需求,著力搭建博士創新站產學研合作大平臺,充分發揮企業、高校和人才這三大創新主體的優勢,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助推區域經濟再攀新高峰。截至目前,柯橋區已建成48家博士創新站,涵蓋紡織、新材料、機械、印染等多個產業領域。
區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年伊始,我們區科協將積極響應省科協‘新春第一會’部署要求,致力于助力企業構建更加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企業將智力資源轉化為發展動力,推動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為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科技支撐。”
來源: 柯橋區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