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興起,數字人——這一曾經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的角色,正成為各行各業的新晉員工。從金融服務的智能助手到醫療咨詢的貼心顧問,再到新聞播報的前沿探索,數字人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著科技的力量與魅力。
數字人高效穩定,各行業陸續布局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各行業紛紛布局數字人。以馬上消費為例,其推出的數字人馬小i,通過接入DeepSeek智能平臺,不僅實現了7×24小時不間斷的數字化辦公,更憑借深度思考能力,為金融服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高效。
數字人之所以受到如此青睞,關鍵在于它們能夠不受生理限制,無需休息,不受情緒波動影響,確保服務質量的持續性和一致性。
同時,數字人的應用場景極為廣泛,無論是客戶服務、教育培訓、還是娛樂互動,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更重要的是,基于大數據和AI算法,數字人能夠做出智能決策,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的服務,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
接入大模型,數字人變得更聰明
數字人的聰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技術不斷迭代升級的結果。而接入大型語言模型,如DeepSeek-V3,更是讓數字人的智能水平躍上新臺階。
杭州電視臺新聞主播雨辰的數字分身小雨,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在接入DeepSeek-V3后,小雨不僅能夠準確理解人類語言,流暢播報新聞,還具備文稿審核和新聞素材整合的能力,展現出超乎想象的智慧。不僅提高了新聞制作的效率,也創新開辟了媒體內容的新路徑。
完善內容版權,助數字人廣泛落地
盡管數字人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但其廣泛應用也伴隨著一系列挑戰。數字人的身份認定、隱私保護問題,以及它們可能對傳統就業市場造成的沖擊,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互聯網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網絡文化與數字傳媒工委會主任武鎖寧指出,要推動數字人技術的廣泛落地,必須建立完善的數字形象授權認證體系,確保數字人形象的使用合法合規,避免侵權糾紛。同時,完善AI內容溯源機制,確保數字人產生的內容可追溯、可管理,維護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此外,構建人機協作的倫理框架,明確數字人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責任邊界,也是保障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