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以低空經濟重新定義城市交通為主題的第二屆全球低空經濟論壇春季會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和灣區硅谷主辦,吸引了來自國際民航組織、歐洲航空安全局和多個地方政府低空經濟專班、投融資機構、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創始成員等800多位代表參會。中興通訊無線及算力產品經營部戰略架構副總經理閆麗娟受邀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系統闡述了低空經濟的發展、挑戰與5G-A技術賦能產業發展的路徑。
低空經濟作為我國戰略新興產業,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閆麗娟在《融合共創,5G-A助力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的演講中指出,該產業涵蓋載人、載物、作業、安防等多個應用場景,市場前景廣闊,但仍面臨安全、規模與成本三大挑戰。她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底線,需要通過完善規則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升級來筑牢防線;規模化發展需要發掘高價值場景、建設經濟高效的基礎設施并探索可復制的商業模式;成本優化則需要通過技術創新與投資拉動實現動態平衡。
針對低空通信、導航與監視(CNS)的技術需求,閆麗娟表示,衛星通信、低空雷達、光電探測等單一技術難以滿足發展要求,必須構建新型融合智能基礎設施。她特別指出,5G-A通感算智一體化技術是支撐低空經濟發展的優選方案。在通信方面,通過地面蜂窩網絡+衛星的星地協同,可以實現飛行器控制、載荷數據傳輸與乘客通信的無縫銜接;在安防領域,采用5G-A通感技術結合光電、雷達等多源探測技術,可對禁飛區、機場、邊境等重點區域實現分級防護,支持事前預警與事后追責。此外,5G-A技術還能滿足無人機輔助導航、運營航路保護等需求,為規模化運營提供技術支撐。
中興通訊在低空經濟領域已進行全面布局。在生產制造端,公司專注于航電系統與航空器操作系統的研制;在基礎設施服務端,構建了包含5G-A通感基站、低空通信核心網、低空監測管理及服務平臺、低空算力設施底座等在內的綜合解決方案,為實時感知、數據傳輸與處理、智能決策與高效管理提供支撐;在應用端,針對應急救援等場景,打造了完整的低空救援通信服務體系。中興通訊率先推出自發自收、雙波形、AI智能識別、大張角、BBU智算部署、雷視聯動等創新技術。目前,5G-A低空解決方案已在全球100多個商用及試點項目中得到驗證。
閆麗娟在演講中提出,低空經濟發展將經歷應用示范期、商業發展期與規模運營期三個階段。當前的重點是推進標準化建設、開展場景化示范和商業化探索,未來將進一步激活投資、實現商業閉環,最終促進多元發展與業態協同。她呼吁行業各方共同關注技術共創、場景共創、生態共享與能力共建,通過完善規則體系、探索創新模式,實現安全監管有保障、規模應用有效益、產業生態有活力的發展目標。中興通訊愿與產業伙伴攜手,共同推動低空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