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20日消息(九九)5月17日,2025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智算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南昌舉辦,中國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傅志仁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基于云網融合的智算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并提出一個體系、三個趨勢和三項任務。
中國電信構建了算力、平臺、數據、模型、應用五位一體的云網融合能力體系,推動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升級。
在談到三個趨勢時,傅志仁指出,開源與算力需求促進AI技術平權,為我們開辟了新路線,AI下半場轉向除了算力軍備競賽,在算法效率革命上也要考慮,兩者要并重。DeepSeek在工程能力上追求極致,顯著提升了算法效率,降低了算力需求。訓練與推理的側重點正在轉變,預計幾年后推理占比將遠超訓練。
三項任務當中,首先是科技創新。夯實網絡底座,通過新型城域網實現固移融合、多業務統一承載;打造息壤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和運營體系,實現算網調度一體化、技術架構一體化、訓練推理一體化、資源管理一體化;構建RISC-V新算力,面向視頻場景等,打造業界首個基于RISC-V的專用硬件產品。
算力沒法被調度,也沒法跑路,唯一能跑的是數據,數據送到算力所在的地方去算,我們可以調度的是任務。傅志仁說。為此,中國電信創新IP業務網架構以及IPv6+協議,面向數據入算/入云、算間/云間互聯、數據流通等場景,研發算力快線產品,提供普惠互聯、彈性帶寬、安全可信的海量數據傳輸服務,構建面向一體化算力網絡的網絡運力服務,目前已實現應用推廣。
另外,面向異構算力打造異構國產算力智算體系,目前全球計算聯盟(GCC)已經成立異構算力協同專項組,推動標準的制定、性能的評測和驗證、應用示范等。希望能夠構建一個統一計算,統一通訊和統一調度的算力協同生態體系。
AI從增強階段到成為副駕駛,再到當前的智能體Agent階段,預計未來三年可能進入AI機器人階段。傅志仁表示,中國電信將進一步深化云網融合3.0,推進云改數轉戰略,全面邁入以AIDC為核心的3.0新階段,與產業鏈伙伴攜手突破關鍵技術,提升能量供給能力,繁榮智能云網生態,構建新質生產力堅實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