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7月7日電(記者黃凱瑩、梁舜)在廣西梧州市園林動植物研究所(梧州市黑葉猴保護研究中心),一只在4月15日出生的黑葉猴寶寶由猴媽媽自然育幼并成功存活,如今已超過兩個半月大。這只黑葉猴幼崽的存活標志著黑葉猴人工繁育已達到第八代。
據了解,這只黑葉猴寶寶是研究所飼養繁育的第七代雌性黑葉猴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為早產,身體有些虛弱,當前雖然不如同齡仔猴強壯,但整體健康狀況良好。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只猴寶寶與3只成年黑葉猴共同生活在一個約18平方米的籠舍內,3只成年黑葉猴分別是它的父親、母親以及阿姨。天氣炎熱,籠舍上方開啟了霧化噴淋裝置用來降溫。保育員陳偉強正在投喂紅棗,他告訴記者,猴寶寶現階段的主食是母乳,因為開始長牙齒,因此也吃一些輔食用來磨牙。
陳偉強在這里工作了30年,從研究所飼養繁育的第三代黑葉猴寶寶到現在的第八代,他都悉心照料過。他告訴記者,這只猴寶寶是個“熊孩子”,十分調皮,經常到處亂跑。當成年黑葉猴發現猴寶寶“偷溜”時,會馬上拽著它的尾巴拖回身邊,有時猴媽媽還把猴寶寶的尾巴含在嘴里,猴爸爸也不時協助“帶娃”。
廣西梧州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工飼養繁育黑葉猴。梧州市園林動植物研究所(梧州市黑葉猴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毅峰說:“黑葉猴屬于瀕危動物,數量比較少,我們要繼續做好黑葉猴繁育保護工作?!?/p>
黑葉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我國分布于廣西、貴州、重慶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