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精品一区-日韩专区一区-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騰訊再也無法壟斷「周杰倫」?

互聯網
2021
07-14 09:26
新浪科技
分享

  可能很快,你就可以在網易云音樂上聽周杰倫的歌了!

  近日有消息稱,隨著反壟斷深化,騰訊旗下的音樂流媒體業務或將放棄獨家播放權,將不再需要出售酷我和酷狗音樂。新浪科技也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騰訊音樂近日將發布公告放棄獨家版權。

  而隨著版權市場開放,騰訊音樂昔日費盡心力構造的版權帝國或將倒塌,網易云音樂等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但這一切,真的會利好行業嗎?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拋出了不同觀點。他向新浪科技表示,即使騰訊音樂放開獨家版權,但網絡音樂行業市場規模較小,且商業模式單一,難以養活多個競爭性平臺。換句話說,全面競爭的格局下,可能有些平臺會先“死掉”……

  騰訊音樂仍在“吃獨食”

  騰訊音樂此次遭審查的背景是,今年 4 月,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加大力度全面整治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反壟斷行為,騰訊音樂是其中的重點整治對象。

  作為在線音樂的版權大亨,騰訊音樂早在 2017 年就集齊了環球音樂、索尼音樂、華納音樂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代理版權。

  樹大招風,也影響著在線音樂市場的良性發展和市場競爭,騰訊音樂的版權優勢無形之中也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可能會在未來某一時刻影響其發展。

  實際上,早在 2017 年 9 月,國家版權局就曾出手,約談騰訊音樂、阿里音樂、網易云音樂等多家公司主要負責人,要求這些音樂公司將 99% 的版權交叉授權。

  隨后半年內,騰訊音樂、阿里音樂、網易云音樂在線音樂三大巨頭達成了版權互授。

  不過,騰訊音樂手握中國音樂市場 90% 的版權,有超過 4000 萬曲庫,即使拿出百 99% 的獨家版權與其他公司互通,也仍可手握 40 多萬首獨家版權歌曲。而這 1%,可以讓騰訊音樂保留周杰倫、五月天等知名藝人的獨家版權,從而掌握“關鍵門票”。

  業內也早有觀點認為,中國音樂市場上真正活躍的核心曲目也就 3 萬首左右。

  因此,盡管表面上看,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阿里音樂版權曲庫打通,大家化敵為友,但實際上,后兩者用戶的歌單依然在不斷變灰,騰訊音樂以版權優勢占據市場核心地位,獨家版權護城河仍在。

  在核心歌曲的版權問題上,阿里音樂和網易云音樂算是吃了苦頭。2019 年 11 月,因周杰倫音樂版權問題,騰訊音樂索性起訴了網易云音樂,最終法院宣判網易云音樂賠償原告騰訊音樂經濟損失及制止侵權的合理開支 85 萬元。

  而阿里音樂旗下蝦米音樂也已于今年 2 月正式關停。市場普遍認為,關停的核心原因是受版權拖累。

  蝦米的黯然離場,是音樂版權之爭的一個縮影。對于行業而言,小小的蝦米之死當然無法影響騰訊構造的版權帝國,但騰訊音樂這面城墻不突破,其他玩家的生存就會愈加困難,市場競爭愈加畸形。

  行業從未變好

  回顧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發展史,在十多年的產業變革和進程中,版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影響著行業走向。

  其中,2002-2010 年前后,是互聯網音樂的創業潮。這期間,幾乎每年都有新的音樂產品、平臺上線,百 度 MP3、千千靜聽、酷狗音樂、酷我音樂、QQ 音樂、巨鯨、蝦米音樂、天天動聽、豆瓣 FM、多米音樂等先后成立。

▲ 在線音樂平臺發展史,制圖:新浪科技

  這一時期,也正是盜版歌曲漫天飛的“草莽時期”。

  直到 2015 年 7 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責令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并于 2015 年 7 月 31 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據統計,這一次最嚴版權令下,16 家音樂服務商下線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 220 余萬首,并開始探索收費模式。

  此后幾年,在線音樂版權逐漸規范化,但同時版權費水漲船高,一批無錢購買版權的中小平臺也陸續死去。

  進入后版權時代,音樂盜版以及版權爭奪問題逐漸緩解,數字化經濟大力發展,行業的整體生態向好發展。尤其自從 2017 年,騰訊、阿里、網易三大公司進行 99% 的音樂版權交叉授權后,版權分割的混亂局面逐漸消減。

  但由于騰訊仍手握頭部唱片公司的核心獨家版權,且坐擁月活用戶數前三大平臺,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幾大平臺多年來暗潮洶涌,市場競爭從未平息。

  而這場在線音樂版權競爭,卻未真正改善上游音樂人的生存狀況。《2020 中國音樂人報告》顯示,在國家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的時代背景下,雖然目前我國音樂人生存環境有所改善,但更大的現實和挑戰是,音樂人版權收益微薄,甚至大多無版權收益,整個音樂行業收入結構失調,收入水平整體較低。

  上述《報告》介紹,有 52% 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24% 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占總收入的 5% 以內,7% 的音樂人音樂收入占總收入的 6-20%,僅 7% 的音樂人音樂收入占比達到 100%;音樂創作的成本與收入不成正比,導致音樂人職業參與度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行業優質音樂內容的產出。

  在音樂市場正版化的過程中,行業更多呈現出版權費用水漲船高,國際唱片公司和頭部音樂平臺賺得缽滿盆滿,但真正的內容生產者卻收益甚微。

  而此次反壟斷調查,一定程度上,會更好規范市場,促進音樂版權領域的良性競爭,音樂人也有望會迎來新的希望。

  老對手能否“翻身”?

  如果此次騰訊音樂放棄獨家版權,網易云音樂等第二梯隊的玩家能否迎來超車機遇?

  首先來看,網易云音樂和蝦米音樂曾以小眾、差異化起家,靠口碑立足,但版權綁架了用戶,用戶選擇音樂產品,只能根據版權,而非產品喜好來選擇。此次騰訊的版權壟斷若放開,網易云音樂等差異化平臺或許可以再贏得一部分市場份額。

  但另一方面,從市場規模和份額來看,騰訊音樂和網易云音樂在在線音樂 MAU、付費率、營收和凈利潤幾個維度差距都較為明顯。騰訊系音樂平臺中,酷狗音樂、QQ 音樂、酷我音樂三個 App 的月活用戶數 2.98 億、2.43 億、1.28 億(艾媒咨詢數據),均高于網易云音樂。可以說,騰訊穩坐行業老大,遠遠甩開了老二網易云。業內甚至有說法稱在線音樂行業沒有第二。

▲ 制圖:新浪科技

  不過,對于騰訊音樂而言,這些年雖然版權王杖在手,利用的卻不是很好,業績表現也差強人意。

  一方面,騰訊音樂主要收入還來自社交娛樂服務,此外才是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在線音樂服務收入主要由廣告服務和音樂訂閱收入兩部分構成,分別為 10.6 億元、16.9 億元。音樂訂閱收入在騰訊音樂整體收入中的占比為 21.6%。

▲ 制圖:新浪科技

  另一方面,在在線音樂付費率上,騰訊音樂為 7.67% 低于網易云音樂的 8.8%。

  此外,騰訊音樂用戶流失、月活也在下降 ——2021 年 Q1 的在線音樂移動 MAU 為 6.15 億,相比較去年同期 6.57 億下降 6.4%。下降原因主要是由于泛娛樂平臺服務的部分休閑用戶流失所致。相反,2021 年 Q1 社交娛樂的移動 MAU 同比增加了 14.2% 到 2.24 億。

  對比網易云音樂,主要收入來源是在線音樂服務、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產生收入,2020 財政年度,這兩部分收入占比分別為約 53.6%、46.4%。

  不過網易云音樂在營收規模上大幅低于騰訊音樂,且處于虧損狀態。網易云音樂無疑能從此次版權機遇中受益,至于具體受益多大還需商榷。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新浪科技,如果騰訊音樂放棄獨家版權,就意味著放棄了維護壟斷地位的護城河,放任了市場競爭。當然,網絡音樂行業市場規模較小,且商業模式單一,用戶量縮水,難以養活多個競爭性平臺。他認為,騰訊音樂放棄獨家版權,對行業未必是好事,因為在一個市場規模有限的市場上,存在激烈競爭,不利于平臺發展。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刊載之目的為傳播更多信息,如內容不適請及時通知我們。

相關熱點

  近日,清遠市科協領導王宗龍同志率調研組一行到佛岡縣開展“科技小院”選點及科普教育基地調研工作。佛岡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黃成灼,縣科協范志明等相關負責人...
人文
  昨日,一則“B站就服務器故障致歉”持續引發輿論關注。據悉,7月13晚,B站的部分服務器機房發生故障,造成無法訪問,“b站崩了”沖上微博熱搜榜,廣大網友議論紛紛。一起來看...
熱點

相關推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