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8 月 4 日消息昨日,《經濟參考報》的一篇關于網絡游戲的相關文章點燃了社會輿論,將游戲對未成年影響這一話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據 21 世紀財經,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相關工作仍在繼續推進,各游戲企業也在積極落實各項防沉迷工作,要用客觀、理智的態度去看待游戲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
他認為,堅持內容健康、合理消費,不要將游戲視為洪水猛獸。在嚴格管理前提下,也應該倡導網絡游戲品種多樣化,強調網絡游戲作品向群眾傳達正確的導向,注重文化內涵,傳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此外,近日游戲工委還召集了部分重點游戲企業,并組織了網絡游戲防沉迷工作閉門研討會。而游戲工委在此次會上就明確要求,各游戲企業要按照規劃時間表,按照要求保質保量將該標準覆蓋到所有產品上。
IT之家了解到,游戲工委在今年年初啟動了《網絡游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推進工作,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紹興、廈門等多地進行部署。
《提示》標準將游戲分級列為三部分:首先適齡提示的標識符以三個不同的年齡為標準,分別為綠色的 8+、藍色的 12+、黃色的 16+,但并未列入可能引起歧義的 18+,這也是該標準與國外游戲分級制度的明顯不同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該標準是在中宣部出版局的指導下,由中國音數協團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立項,騰訊、網易、人民網等共同牽頭開展的。
《提示》標準規定了標識符使用的基本要求,明確規定了標識符的下載渠道、展示時長、尺寸比例和更新頻率,同時對有可能刻意模糊弱化標識使用和提示語的行為做了必要規范,以維護標識標準的權威性、統一性和實時性。
科普:所謂適齡提示主要是根據我國基本國情、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成長特點,以及對游戲的作品的類型、內容功能等多方面要素進行評估,提示其所適合使用的未成年人用戶的年齡段,并在游戲作品相關界面作出明確標識。
當然,現有適齡提示主要是面向端游及手游設計的,但官方部門接下來也會在主機平臺上也推動適齡提示標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