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消息,7萬的鞋子你買嗎?微博話題#1599元球鞋最高炒至69999元#登上熱搜第一。在某交易平臺上,剛上市不久的進口球鞋“閃電倒鉤”,原價1599元,已經被炒到2萬元左右,最高甚至達到69999元,溢價超過40倍!
9月21日晚,得物App官方微博發布《關于“AJ1閃電倒鉤三方聯名款”價格波動說明》。說明中提到,經核查,此次網傳倒鉤價格69999元為某賣家個人所設置出價,且該價格下并無買家成交。鑒于目前此商品價格仍存在波動,因此平臺已做下架處理。
得物稱,“AJ1閃電倒鉤三方聯名款”于今年7月上市,上市后受到一定關注和追捧。該款商品由賣家供給出價,因其特定的三方聯名稀缺屬性存在一定價格波動,少量的實際成交價格受買賣雙方供需關系影響。公司關注到在國外多個電商平臺的公開數據中,該款商品也存在相同的溢價。
科技世界網小編了解到,這就是所謂的“炒鞋”,就是把一些潮鞋購入后加以囤積,等到價格上漲時再賣出。一些產量少的爆款運動鞋,一轉手就能賣高價。
“炒鞋”之風背后則藏著商家的套路。某運動鞋品牌的一名王姓導購表示,許多品牌商都會在發售限量款明星聯名高端球鞋時,采取預約排隊、抽簽購買的方式進行“饑餓營銷”,通過增加球鞋稀缺性提升品牌價值。同樣有購潮鞋經歷的小彭說,有些限量的球鞋,官網上根本不會顯示。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認為,球鞋品牌方、“炒鞋客”以及各種二級市場交易APP平臺,將所謂的潮鞋價格抬到了一個本不該有的天價。有些“炒鞋”行為可能涉嫌違法,要小心風險。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商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
同時要警惕跟風“炒鞋”小心被“割韭菜”,如果市場崩塌,其帶來的虧損很有可能遠大于投資者的償債能力,由此可能對消費者本人帶來信用風險。對于專業炒家來說,則可能涉嫌違法。比如幾家大的炒鞋商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是違反《價格法》的行為;炒鞋涉及的大量資金,可能卷入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