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行進至第九天,我們從拉薩出發,經過日喀則,終于到達了阿里,不過剛到這里我們就干了件傻事。
我們今日的行程依舊是一路向西,到達神山腳下普蘭縣的塔欽鎮,全天行車距離大約320公里。主要拍攝將集中在神山岡仁波齊和圣湖瑪旁雍措。
歡迎來到 天上阿里
初到阿里,網紅打卡地自然不能錯過,“藏西秘境天上阿里”的招牌下一群歡脫的年輕人擺著各種姿勢。西藏阿里地區平均海拔都在4600米以上,如果大家想旅游至此的話,最好要現在拉薩這種海拔較低的地區適應幾天,不然從平原一下來到如此高海拔的地方,會有比較嚴重的高反。
阿里的追驢少年們
阿里地區雖然地處高原,但相較于西藏其他地區,算得上“平原”,其視野開闊,有眾多野生動物,其中最常見的要數藏野驢。
初次見到成群的藏野驢,大家異常興奮,仿佛我們正是一群科考人員,需要近距離研究藏野驢的習性。于是大家開始從不同方向包抄藏野驢群,希望更近距離觀察。
遠遠吃草的藏野驢
然而實際情況是……追藏野驢群簡直是最蠢的事。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拿著相機等設備、跑步行進、追趕野驢。無論哪個條件好像都是愚蠢至極的,而藏野驢們也并不跑遠,距離近了緊走幾步,回過頭來觀察我們,仿佛在嘲笑我們智商不足……
圣湖 瑪旁雍措
追了三次藏野驢,我們終于放棄了,只能遠遠地拍幾張照片。隨后我們來到圣湖瑪旁雍措的懸崖斷壁上,俯視整個圣湖。碧藍的湖水和遠處的雪山,讓人心神寧靜。
野生哈士奇?
一直聽聞阿里的野生動物較多,在我們即將離開圣湖之際,從遠處跑過來一只動物。起初我以為是野狼,趕緊舉起相機拍攝,不過放大之后……這難道是野生哈士奇?
鬼湖 拉昂措
其實比起圣湖,我認為“鬼湖”拉昂措更值得回味。它與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飲用,并且湖水四周寸草不生,靠近湖邊的水為黑色,而中間部位為碧綠色。
另外身處鬼湖岸邊可以感受到至少七八級的大風,常年如此,這點從圖中的浪花也能感受到,雖然為內陸湖,但居然可以形成海浪的效果。
鬼湖 拉昂措
不過話說回來,不管“鬼湖”的傳說如何,一定有其科學解釋。另外在高山上俯視“鬼湖”,同樣有著不可多得的風景。
神山岡仁波齊
晚上8點多鐘,我們從鬼湖的山上可以直接看到神山岡仁波齊,雖然距離較遠,但在長焦的加持下,還是能清晰看到的。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從遠處看它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另外它的北面沒有積雪,而南面常年積雪,加之其山形為一整塊巨石,更顯特殊。
日落金山虔誠
當然在拍攝神山日落的同時,我們也捕捉到了很多更加精彩的景色,尤其天空的云朵,讓人感覺其內部一定有我們看不見的宮殿。
今天的行程分享就告一段落,明天我們將繼續深入神山,看看岡仁波齊究竟是怎樣的。
往期《攝手之路》回顧:
《攝手之路》Day8 佩枯措湖 美到讓人失語
《攝手之路》Day7 殘垣斜陽 日落的另一番味道
《攝手之路》Day6 上天眷顧!日照珠峰!
《攝手之路》Day5 抵達珠峰大本營 但我感冒了
《攝手之路》Day4 扎什倫布寺的朝圣之路
《攝手之路》Day3 海拔5400 我的人生巔峰
《攝手之路》Day2 八廓街虔誠的朝拜者
《攝手之路》Day1 拉薩!我來了!
評論區留言抽獎:
每篇游記我們將抽出以為幸運用戶,獲得由明基提供的《攝手之路》活動總結冊一份,以及明基周邊禮品一份,具體參與方式如下。
我們將留言總層數定為100%,每日公布一個1以內的隨機系數,結果四舍五入取整數樓層(如26*0.78≈20),中獎后將通過站內私信的形式聯系您,請時刻關注站內動態。
本期系數:0.23
關于《攝手之路》:
在膠片時代,攝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假如拍攝者有幸抓住了精彩的瞬間,也就成就了一張好照片。但更多時候,精彩稍縱即逝,只留下一張充滿缺憾的照片。不過,到了數碼時代,人們可以通過新裝備、新技術盡可能彌補前期的遺憾。而攝影后期處理,也變得與前期拍攝一樣重要了。
為了讓攝影藝術的遺憾盡可能被彌補,明基BenQ希望不僅僅辦一個全民都可參與的攝影比賽,更希望通過《攝手之路》的系列活動,幫助廣大攝影人檢驗自我,探索成長。因此也就有了一年一度的“明基攝影后期大賽”。與一般攝影大賽不同,明基攝影后期大賽,不僅有線上的征集和評獎環節,還額外設置了直播評片、線下講座等豐富活動,乃至集合攝影、后期、色彩管理于一體的系統外拍課程“攝手之路”,帶領獲獎者遠赴青海、西藏等地,外拍采風,交流經驗,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