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英特爾在北京舉辦了“英特爾On技術創新峰會”。在本次峰會期間,英特爾發布了最新的第12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新品、發布了新的開發者工具和技術,強調對賦能開放生態系統的重視,確保開發者能夠使用他們所青睞的開發工具和開發環境,并與云服務提供商、開源社區、初創企業和更多生態伙伴之間鞏固信任及伙伴關系。
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客戶端計算事業部中國業務總經理Sunil Kaimal
本次峰會期間,我們采訪到了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客戶端計算事業部中國業務總經理Sunil Kaimal先生,他為我們詳細介紹了英特爾在生態、產品、技術、產業、軟件、合作等多個方面的最新進展。
·IDM 2.0讓英特爾重回王者之巔
今年3月,“技術派”掌舵人帕特·基辛格重歸英特爾并宣布了IDM2.0戰略,這是英特爾IDM模式的全新演進,也為英特爾未來發展打開了新的大門。在IDM 2.0戰略框架之下,英特爾又提出了四大超級技術力量,即無所不在連接,無所不在計算,人工智能以及云到邊緣的基礎設施。
在談到IDM 2.0對于英特爾的意義時,Sunil表示:“IDM 2.0以及四大超級技術力量將會完全改變整個生態體系,英特爾通過四大超級技術力量來組織業務,并驅動英特爾與產業合作伙伴共同成長。”
在半導體領域,英特爾是一家“”的企業。從硬件、架構、封裝,到制程、軟件以及大規模生產制造,英特爾都具有完全自主的實施能力。但是面對越來越多樣化的計算需求,越來越龐大的數據海洋,就需要做出比以往更大的提升。
此前,英特爾提出將在2025年滿足1000x(千倍級)提升的需求,并在每個技術領域實現至少4倍左右的摩爾定律提升。這些領域包括制程工藝、封裝、內存和互連。而這些變化,已經在剛剛發布的第12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中初現端倪。
·革命性的12代酷睿是英特爾創新驅動下的第一張滿分答卷
采用混合架構的英特爾12代酷睿Alder Lake擁有卓越的性能表現,尤其在游戲性能方面提升巨大。Sunil介紹說:“英特爾的目標是在2022年第一季度發售200萬片Alder Lake處理器,并且會加速Alder Lake的產量,同時還會陸續推出移動端產品,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在第12代酷睿處理器中,英特爾引入了全新的異構設計,也就是混合架構設計模式。通過P-Core(性能核)與E-Core(能效核),實現了單線程和多線程性能的大幅提升。同時,處理器在面對不同負載的任務時,也能夠更有效的調配性能與功耗。
不過對于用戶而言,不少人認為臺式機或DIY設備擁有更好的散熱系統,因此沒有必要去做所謂的“大小核”設計。對于這一點,Sunil認為:“在ARM的產品中,設計大小核的目標是為了盡量節省功耗。但英特爾的異構架構設計注重的是產品的伸縮性,一個架構可以覆蓋臺式機到移動端的芯片設計,同時通過與微軟操作系統進行優化,結合系統與硬件之間的線程調度技術打造最佳性能指標。”
此外,Sunil還表示:“英特爾的P-Core可以提供給用戶最好的單線程處理能力以及極快的響應。而E-Core則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好的多線程吞吐能力,二者都具備出色的性能表現。只是在實際應用中,P-Core更適用于游戲這種依賴單核、雙核的應用;而E-Core則主要面對網絡直播、渲染、內容創作等依賴多線程的任務。得益于P-Core+E-Core的設計,創作類工作性能得到極大提升,不管是圖片編輯、視頻剪輯、還是3D建模渲染等等,都有極大幅度的效率提升。”
其實從實際測試來看,英特爾12代酷睿處理器的P-Core和E-Core設計并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大小核”。主要原因在于,其所為的能效核E-Core,實際性能也超過了10代酷睿Comet Lake,而Comet Lake可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核心。
對于英特爾12代酷睿來說,P-Core與E-Core只是分工不同,在重要性上并無差異。
·軟硬件協同創新為用戶帶來最佳體驗
英特爾除了半導體芯片領域的領軍者之外,其在軟件方面的投入同樣不可忽視。
為了解決異構架構的線程調度問題,英特爾開發了Intel Thread Director,即英特爾硬件線程調度器。它可以幫助操作系統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線程放在合適的內核上, 從而保證兩個全新的P-Core和E-Core能夠無縫地連接并協同工作。
對此,Sunil從生態合作角度給出了解讀:“英特爾與生態系統之間進行了廣泛測試,優化以及兼容性調試。同時英特爾還會給所有開發者一個白皮書,幫助他們了解如何在最新的混合架構平臺上發揮高性能優勢。對此,英特爾給開發者帶來了四點建議:第一希望我們的開發者去運用QOS的API。第二希望大家用CPU邏輯處理器,而不是說在軟件里頭就寫死了CPU的ID。第三希望大家用最新的編程庫,因為這個編程庫里面已經加入了對我們混合架構的支持和優化。第四希望軟件開發商不要在軟件當中指定某個軟件一定要在哪一個核上去操作,因為英特爾硬件線程調度器就可以隨時查看內部處理的情況,然后給到OS一個更好的調度機制。”
·全球芯片短缺持續但英特爾依舊游刃有余
現如今,全球依舊處于芯片短缺的大環境之下。Sunil也表示,“生態供應鏈短缺是一個真實情況,而且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英特爾在此期間一直在增加產能,比如在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20%,因此英特爾能夠在CPU方面確保良好的供應狀態。除此之外,英特爾還幫助生態合作伙伴解決問題,比如在英特爾的平臺上去驗證更多組件,如果OEM有某一個組件缺貨時,就可以有一個替代。因此,英特爾在保持自身產能的同時,還在盡最大能力來幫助我們的客戶一起來解決供應鏈短缺問題。”
·結語
第12代酷睿處理器發布,標志著英特爾正式跨入混合架構時代,能效核和性能核,以及與操作系統廠商、軟件廠商緊密合作,必然會給PC行業帶來一次創新飛躍。
Sunil認為:“英特爾的PC生態是一個開放的生態,這一點與其他競爭對手不同。不管是OEM也好,硬件組件廠商也好,還是軟件獨立開發商也好,我們給每個人帶來機會,大家一起共同成長,最終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讓每一個參與者也有更多選擇,這就是一個開放生態給大家帶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