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公眾接受了降噪耳機這個概念以來,產品可謂層出不窮,現在一副降噪耳機基本上已經成為了出街必備,尤其是通勤上班,地鐵公交嘈雜的環境,降噪耳機舒服太多!雙十一到了,有哪些降噪耳機值得買的?
降噪效果:越近越好?理論上喇叭距離耳膜越近效果越好
降噪耳機就不能不說降噪效果了。實際在理論上,降噪效果肯定是距離耳膜躍進效果越好,這是由聲波的傳播特性決定的,因為聲波的速度每秒只有300多米,所以如果要過濾較高頻率的噪音,這時候波長已經非常短了,降噪耳機的喇叭必須距離鼓膜非常近。當然這只是理論,具體的降噪效果好壞除了硬指標,還有很多主觀感受在里面,比如有的人開降噪就頭暈,這就不適合降噪耳機,普通耳機就好。
降噪耳機的兩種形式
前面說了越近越好這個理論,現在的降噪耳機基本上就是入耳式和封閉式兩種,要隔音和降噪雙管齊下才有好效果,理論上入耳式的揚聲器距離鼓膜更近,效果會更好,但由于包裹性的問題,沒有了包耳全頻段隔離,所以也難說,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
入耳還是封閉式的,要看個人,所以最好還是先體驗、長時間的體驗
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入耳式的體積小、攜帶方便,耳機盒又是充電器,續航的總時長也更好一些(普遍能到20小時左右),但有的人的耳道孔天生就小或是敏感,戴時間長了會非常疼痛,這就需要包耳的,而全封閉的也有人覺得壓的耳朵時間長了疼,所以在采購之前,最好是找有這類產品的人借用、長時間體驗一下自己適合哪一種,出手不要盲目。
降噪耳機的品牌配套
蘋果手機用AirPods顯然效果更好,當然這不代表蘋果不能用其它第三方耳機產品,這還是開放的,同理安卓陣營也都有自己品牌下的耳機。當然不能忽略傳統耳機廠這些第三方勢力,它們的產品同樣有自己的特色。
更新太快,沒必要一定買最新產品
這里我們的原則是不超過1500元。為什么?因為根據過去幾年的觀察,這個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了,但每年都在更新產品,但更新帶來的優勢并不大,降噪理論是很難突破的,所以別買貴,買個足夠好的降噪耳機就足矣,這里沒,我們就選擇了一些出來。
入耳式
蘋果Airpods Pro
這里我們推薦的是最新一代,這一代產品升級不少,尤其是對全景聲有了支持,看劇更爽了。關鍵是不同渠道價格差很多!這個鏈接不到1500.
索尼WF-1000XM3
索尼的WF-1000MX3是上一代,但是夠便宜,只要999就能入手了!而XM4則要貴一倍,這其實不難選。
Bose QC30入耳式
這款產品的降噪效果非常好,并且佩戴也方便,和分體的產品相比,也不那么容易丟。關鍵是價格現在只要千元左右了!筆者入手的時候2000多,真可謂早買早享受,晚買
包耳式
Bose QC35II
經典產品不用多說,QC35一代成為了無數人喜歡的出差神器,尤其是長途飛機舒適度提升太多!
索尼1000XM3
索尼的1000XM3現在也降到了1500以內,只要1399啦!可以說非常合適入手了,佩戴舒服、降噪效果好、音質也不錯,非常全能的產品。
開放道路上通勤、運動健身強烈不建議佩戴降噪耳機
以上就是目前京東上銷量靠前的、降噪效果好、品質有保障的降噪耳機,本文的目的也是拋磚引玉,希望您也把自己覺得最舒服的降噪耳機型號說出來,共享給別人。當然,是否適合還是要先體驗一下,另外就是走路、騎車盡量不要佩戴,現在路上的安全系數沒那么高,多加小心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