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領頭羊,吉利最近幾年的布局已經單純從在整車企業投資開始逐步衍生到生態圈上。作為吉利重金打造的車聯網平臺——億咖通,在車載芯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高精地圖、大數據和車聯網云平臺等核心技術產品上都有所布局。近期有消息稱,吉利公司將對魅族手機進行收購,一時間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而在手機的發展史上,許多名聲赫赫的手機廠商也經歷過被收購的歷史,在被收購后這些廠商的發展如何?是否能給魅族手機的未來一些啟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一下那些手機廠商被收購的歷史吧。
說起手機廠商被收購的歷史,最讓人耳熟能詳的便是微軟收購諾基亞,以及聯想收購摩托羅拉。在2010年的微軟總部,鮑爾默表示電腦時代即將過去,智能手機即將成為新的終端。如果想要微軟繼續保持霸主地位,則必須掌握手機端操作系統,但現當時智能手機端操作系統已經被iOS和Android壟斷。如何才能打入手機廠商內部呢?最快的方法便是收購,對于微軟來說,小型手機廠商無法在短時間內以承受的手機技術與iOS和Android對抗,但是買下全世界最大的手機制造廠諾基亞,然后在諾基亞手機上預裝微軟的操作系統,這樣微軟就能繼續占領智能手機市場了。
但諾基亞在當時連續14年全球手機銷量王,巔峰市值達到過2000億歐元,買下諾基亞實在是太困難了,買不起就加入,微軟選擇先加盟諾基亞,“派”公司內部的人擔任諾基亞公司的高管,然后再找合適的時機一舉收購。
在2010年機會來了史蒂芬埃洛普從微軟離職加盟諾基亞,成為諾基亞CEO,其砍掉了Symbian系統,否決了和Android的合作計劃,改為和微軟合作。在這一系列騷操作以及蘋果、三星等努力下,諾基亞手機跌落王座,而且一落千丈,最終被微軟收購。
作為無線通訊行業的推動者,摩托羅拉見證了整個手機的發展脈絡,其打造智慧科技,張揚年輕活力,帶來模塊化手機熱潮;2011年8月,谷歌和摩托羅拉移動公司宣布,谷歌將以每股40美元現金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總額約125億美元。谷歌CEO佩奇同表示,Android將繼續開源,收購的一個目的是為了獲得專利。谷歌收購摩托羅拉在當時看來似乎是一項不錯的交易,摩托羅拉原本在Android平臺與谷歌存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這次合并將得以進行更多創新,為各種移動設備和家用設備提供一流的移動性。
但好景不長,與硬件相比,摩托羅拉擁有的專利才是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所以,谷歌收購摩托羅拉不久,就開始進行各種甩賣了。谷歌緊握專利,甩賣MOTO工廠和非核心業務。可以看出,摩托被谷歌收購后,整個公司一落千丈,徹底失去了手機界“大佬”的地位。
在谷歌收購摩托移動部門三年后,又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轉賣給聯想,聯想最初認為,它可以用摩托羅拉的知名度來慢慢發展成為手機行業。但結果也沒有達到預期,但憑借近期摩托羅拉良好的表現,我相信摩托羅拉能越來越好。
魅族將被吉利收購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主要還是得看其產業布局與是否有基礎創新能力,畢竟創新才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加大研發投入,發展自己的核心科技,才能在眾多手機廠商中脫穎而出,你期待魅族將被吉利收購以后的表現嗎?歡迎到評論區留言評論,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