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賽車類游戲當中,無論是玩家還是游戲本身,基本上都分為兩大類型。其中一種是屬于操作偏向于簡單,很適合初學者上手,游戲節奏刺激緊張的類型,其中的典型就是《極品飛車》、《地平線》等系列的游戲。而另一種是操作方式偏向于擬真化,上手難度較高,這種硬核賽車游戲的代表就毫無疑問的是《F1》系列了。
而《F1》系列的歷史幾乎貫穿了整個電子游戲的發展過程,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由南夢宮開發的《F-1》就成為了風靡一時的游戲大作,后續推出的《Pole Position》又獲得了更大的成功。在2015年時候,《Pole Position》甚至被IGN評為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賽車游戲,可以說后世的所有賽車游戲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這兩款游戲的影響。
隨著上世紀末街機游戲時代的黯淡,家用游戲機逐漸登上了歷史舞臺,在當時就誕生了一款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主機:索尼PlayStation游戲機,而當時的PS玩家們非常熱衷的一款游戲就是于1996年發布的《F1》。這款游戲在當時的英國一度成為了最暢銷的游戲,也是很多玩家入手PlayStation游戲機的主要動機。
時間來到千禧年之后,《F1》系列又迎來了新的發展,由美國藝電,也就是我們熟知的EA與索尼共享這個系列的版權,之后就變成了年度版本的更新模式。在索尼版權到期之后,又由Codemasters和EA開始進行聯手開發,這個系列也從PS獨占變成了一個多平臺的游戲。
在去年發布的《F1 2021》上,又迎來了這個系列的又一重大改變。在以前,包括《F1》在內的擬真類賽車游戲大多都不具備劇情模式,這使得這類游戲對于非硬核玩家來說就沒有太多吸引力了。而《F1 2021》就創新的引入了劇情模式,隨著劇情會一步步推動賽事發展,并且在其中融入了教學功能,所以《F1 2021》哪怕是對于沒有玩過賽車游戲的玩家,上手難度也要比以前低了很多,同時游戲性和趣味性也大大提高。
也正是因為如此,《F1 2021》才能夠獲得更多的好評,也讓這種類型的賽車游戲從小眾玩家逐漸走向大眾化。所以能夠遇見的是,即將在今年七月發布的《F1 2022》也會沿用這種設定來提升游戲的趣味,我個人也是非常期待的。
從目前官方曝光出來的一部分信息和游戲畫面來看,《F1 2022》在畫質上有著不小的提升。據官方說法,這次《F1 2022》為了能夠讓畫面變得更加逼真,不僅加入了實時透明反射,也加入了光追環境光遮蔽特效。
所以相應的,這次《F1 2022》對于配置的要求也變得更高了一些,想要在光線追蹤特效全開的狀態下以60幀為目標運行,需要i5-9600K和RTX 3070/RX 6800級別的配置。不過如果關掉光追高特效運行的話,那顯卡要求就可以降低到GTX 1660Ti/RX 590的水平了。如果完全不要求畫質的話,甚至只需要i3-2130和GTX 1050Ti就足夠了,所以整體上的配置要求還算親民,下面我的這套配置看來也可以開到高特效無壓力了。
散熱:芝奇上古水神ENKI 280 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
【點擊購買】
主板:微星 MEG Z690 ACE DDR5 戰神電腦主板
【點擊購買】
顯卡:訊景 RX 6600 8G 黑狼
【點擊購買】
機箱:鑫谷(Segotep)開元G5黑色機箱
【點擊購買】
內存:影馳GAMER系列 Gamer RGB DDR5 5600 臺式機內存條
【點擊購買】
電源:航嘉WD650K全模組 金牌650W電腦電源
【點擊購買】
顯示器:HKC PG27P5U
【點擊購買】
硬盤:微星黑競SPATIUM M480 固態硬盤
【點擊購買】
大家都知道這回十二代酷睿更新了很多的新特性,比如DDR5內存的支持,以及總線帶寬的大幅提升。作為一個游戲倉鼠類型的玩家,為了裝上更多的硬盤,我就入手了這款微星 MEG Z690 ACE DDR5 戰神電腦主板來搭配12代酷睿。它提供了足足五個M.2接口,除了其中一個是PCIe3.0速率之外,其它四個接口全都為PCIe4.0,,滿打滿算的話可以裝上一共10TB的M.2固態硬盤,終于不用再為容量焦慮了。
顯卡方面我選擇的則是訊景AMD RADEON RX 6600 8G 黑狼版,雖然它僅僅是一個定位甜點級的顯卡,但由于官方定的功耗墻比較寬泛,加上顯卡的散熱上限也較高,所以可以輕松的在驅動界面拉高顯卡的頻率。在進行了簡單的超頻,但沒有破解功耗墻的情況下,它的性能就足以勝任各路主流3A游戲了,對于大多數玩家來說都很夠用了。
大家看到我選的DDR5主板,一定會覺得我在內存上花了很多錢。實際上隨著DDR5的普及率提高,現如今的DDR5相較于剛發布時已經降價了很多,比如我買的這套影馳GAMER系列DDR5內存,8GB*2的套條也只需要千元左右就可以拿到,而且有著比高端DDR4還高得多的5600MHz頻率,可以提供非??植赖膬却鎺?,解決CPU的性能瓶頸。
說實話,雖然12代酷睿的性能有著顯著的提升,但滿載功耗還是和前幾代一樣非常高,盡管由于封裝工藝的緣故使得頂蓋導熱效率變高,可沒有水冷還是沒法輕易壓住滿血發揮的12代。所以我就買了一套芝奇的上古水神ENKI 280一體式水冷,這是一套只有280mm尺寸,但實際散熱效果甚至要好于很多360水冷的散熱器,所以它格外的適合那些尺寸較小或者空間有限的機箱。
顯示器我用的是之前關注度非常高的HKC PG27P5U,這是首批采用了MiniLED技術的顯示器,特點就是解決了傳統液晶屏幕對比度不夠高的缺點,帶來了近乎于無限的對比度。此外它的其它參數也十分亮眼,無論是HDR1000還是4K高分辨率、亦或者144Hz的高刷新率,都讓它足以登頂顯示器排行榜前幾名的水平。而且也不用擔心顯卡帶不動4K分辨率,因為A卡新驅動已經加入了對于RSR和FSR的支持,可以在盡量少損失畫質的情況下降低渲染壓力,所以就算很多3A大作也可以暢玩。
總的來說,對于那些熱衷于《F1》系列游戲的玩家來說,雖然這一代《F1》對于配置的要求并不算高,但如果想要享受特效全開的話,我還是建議大家更新一下自己的硬件。畢竟這種類型的賽車游戲對于沉浸感的要求很高,更逼真的畫質對于游戲體驗的提升是非常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