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每個品牌在起盤時,都會面臨品牌定位與人群圈選的問題。首先想問一下在品牌做早期起盤的時候,在人群選擇過程中有沒有走過彎路,或者團隊內部對于人群圈定的過程會不會有分歧,最終又采取了怎樣的方式達成共識?
亢樂:BuffX從一開始就非常堅定地要面向Z世代,我們認為新的市場機會和品類進化,一定是屬于新人群的新需求。通過社交媒體的普及,中國已經進入到信息平權的時代,我們在抖音看到全國年輕人的消費行為趨向一致,我們也希望能夠成為伴隨這代年輕人成長起來的品牌,這也是我們的愿景。
BuffX面對新的人群、研發新的商品,又在一些新的渠道里面去做銷售,每一步都戰戰兢兢,只能自己不斷摸索。通過一年多品牌的運作,從初始轉化率、復購率、毛利率這些數據情況來看,也證實了我們選擇對了人群,也選擇對了賽道。
BuffX對于市場的判斷以及洞察,全部都來自于數據。我們的核心產品是一款助眠軟糖,在開發這款產品時,天貓相關產品的月銷量差不多才2-3千單。團隊當時壓力很大,并不確定這個市場的規模。但BuffX相信只有需求決定市場規模。BuffX在抖音看到,大量的Z世代男性晚上12點以后,開始統一搜索相聲相關的關鍵詞,BuffX做了深入的人群調研,發現搜索相聲相關關鍵詞的人,大多數都有睡眠壓力,這說明了睡眠是Z世代男性的普遍問題。這也是BuffX的認知差,原本BuffX以為受到睡眠困擾的是女性居多,但其實男性也普遍有這個問題,所以這也堅定了BuffX做睡眠軟糖的決心。
BuffX的產品初轉化率大約在15%左右,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做到月銷量2.5萬單。這也說明市場背后的需求真的很大。迄今為止,BuffX有10多個SKU,每個SKU的確定都來自于抖音、小紅書的行為數據,來自于天貓的搜索數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