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平
隨著六月畢業季的到來,各地的夏季招聘會也紛紛拉開了帷幕,與往年人頭攢動、濟濟一堂的盛況不同,今年的招聘會現場冷清了不少,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另一方面線上招聘平臺的普及也給線下招聘會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通過網絡招聘平臺,求職者可以迅速獲取企業的規模、地點、薪資、福利以及崗位需求等基本信息,有效節約了求職過程中的時間成本。眾多線上招聘平臺也憑借海量高薪崗位、快速投遞簡歷、智能職位推薦等優勢迎來了注冊用戶的井噴式增長。據統計,截至2022年3月,BOSS直聘平臺累計注冊用戶超過1億,累計認證企業端用戶數達1585萬,平均月活躍用戶數(MAU)逾3000萬。大規模的用戶增長在給平臺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暴露了平臺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職位與簡歷的匹配度低,求職者張先生笑稱,想要在短時間內在平臺上找到完全符合預期的工作,“運氣要占很大的成分”。某企業招聘負責人也表示,有時候系統給自己推送的求職者簡歷并不完全符合企業的招聘要求,這些問題導致了企業招聘不到所需人才,求職者找不到心儀的工作等現象頻繁出現,常常令人頭疼。
時任上海樺賢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全球人力資源總監的佘航有著多年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他認為人類社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然開始,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數字化轉型成為了各行各業發展的新趨勢,人力資源管理也無法擺脫這種趨勢的影響,而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將會很大程度解決上述職位與簡歷匹配度低的問題。為此,佘航將現代前沿科技與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深度結合,自主研發了“基于大數據的全方位人才智能匹配管理系統”,該系統利用基于大數據技術,打造了一個智能化人才智能匹配管理系統,協助HR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企業外部人才的吸引、識別、篩選及錄用工作。
“基于大數據的全方位人才智能匹配管理系統”包括求職模塊、招聘模塊、大數據收集信息模塊、時間節選模塊、自動匹配模塊以及匹配度處理模塊等幾個部分。其中求職模塊主要服務于求職者的操作終端,下分簡歷單元、特殊資格證單元、求職意向單元、工作年限單元和工薪規劃單元,通過對求職者個人信息和求職意向的規劃,按照一定權重給求職者匹配對應的職位;招聘模塊可以幫助企業發布招聘條件、薪酬和崗位資格需求等信息,一方面方便求職者了解招聘單位的具體情況,另一方面也會按照匹配度對求職者進行篩選排列;自動匹配模塊通過調取求職人員的求職要求、招聘單位的具體情況、招聘單位的招聘要求和求職人員的技能要求等信息,按照加權法計算,依據計算結果實現求職者與招聘崗位的自動匹配;而匹配度處理模塊主要依據計算結果對職位和求職者的匹配度進行排列,優先推薦匹配度高的職位或求職者,提高求職成功率。據了解,這項成果研發成功后,被廣泛應用于各大企業的實際招聘工作中,有效提高了HR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招聘工作的人工成本,同時也標志著中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轉型正式開始。
對于佘航來說,研發“基于大數據的全方位人才智能匹配管理系統”這一技術成果并非一時興起,早在2019年3月,他就主持開展了“AI智能技術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創新應用研究”這一國家級課題的研究工作,首次提出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并于2020年6月完成了該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佘航引用了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激勵——保健理論和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從招聘、培訓、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以及離職風險識別等幾個方面闡述了AI智能技術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這一研究成果完全顛覆了傳統HR的工作方式,他指出HR從業者需要以開放的心態,重新建立HR的使命,學習人機配合,充分利用AI技術提升人力資源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在“AI智能技術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創新應用研究”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佘航還研發了“基于AI智能的企業運營管理系統”,利用云管理技術幫助企業搭建數字化的運營管理平臺。
對于當前中國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進程,佘航直言“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要形成數字化技術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雙贏局面,還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無論是專業技術還是企業管理都要不斷地加強與深入,這樣才能推動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