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2022新材料領域“院士溫州行”暨溫州大學《Carbon Energy(碳能源)》學術期刊首個影響因子發布會在溫州人民大會堂舉行。本次活動邀請近10位“兩院”院士以及20余位化學、能源、材料領域頂級專家等共赴“溫州之約”,是一場高規格、高層次的學術盛宴,也是一次高校與政府緊密合作、精準把脈的現場對接。
本屆大會由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科協指導,中共溫州市委、溫州市人民政府、溫州大學共同主辦,中共溫州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溫州市科協、溫州市科技局、中共甌海區委、甌海區人民政府、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溫州大學新材料與產業技術研究院、溫州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共同承辦,以“來溫州,創未來”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和科技創新重要論述以及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區域性人才高地建設,助力溫州打造浙江省“第三極”。整個系列活動包含了致辭、簽約、敦聘、發布、授獎等議程。
以美國Wiley出版集團亞洲區總監徐廣臣、溫州大學副校長王舜為代表進行了Wiley—溫州大學知識創新研究院簽約儀式,以溫州大學校長趙敏,甌海區區長劉云峰為代表進行了中國溫州雙碳科創港簽約儀式,全場掌聲雷動。隨后,成立中國溫州雙碳科創港建設戰略專家咨詢委員會,敦聘中國科學院院士、安徽師范大學校長李亞棟為主任,陳小明、方維海、俞書宏、李校堃、孫立成、陳忠偉六位中外院士、教授為委員,由溫州大學黨委書記謝樹華、溫州市甌海區委書記曾瑞華共同為院士們頒發敦聘證書。
中國溫州雙碳科創港將緊密圍繞“高質量建設與發展‘雙碳’科創港”為主線,積極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雙碳港,培育具有溫州特色的千億級雙碳產業集群,助推溫州市成為雙碳技術創新和產業聚集先行示范區為目標。
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著力推動全面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新材料是浙江省著重打造的三大科創高地之一,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學界高度關注。
此次大會重點是溫州大學《Carbon Energy(碳能源)》學術期刊首個影響因子的順利發布。據悉,《Carbon Energy(碳能源)》是由溫州大學和Wiley出版集團聯合創辦的開放獲取旗艦期刊,面向材料、化學、環境、物理及交叉學科,重點關注碳、碳減排、清潔能源等前沿領域,力求及時報道國際上碳材料和能源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動態。溫州大學聯合Wiley出版集團于2019年創辦《Carbon Energy(碳能源)》并于國內外公開發行,2022年入選CSCD和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報告,并于2022年6月底獲得首個影響因子——21.556。此外,溫州大學聯合Wiley出版集團于2022年創辦《Carbon Neutralization (碳中和)》國際性跨學科開放獲取期刊,是高起點SCIE期刊《Carbon Energy(碳能源)》的姊妹刊。
至此,本次“院士溫州行”系列活動上午場結束。溫州大學作為浙南閩北贛東區域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在能源化學、材料科學領域具有很強的實力,雙方在產學研方面的全面合作將有助于溫州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在未來,此次會議將使更多目光聚焦溫州、更多資源投向溫州、更多成果轉化在溫州,助力溫州加快建設區域性人才高地。
7月17日下午,2022新材料領域“院士溫州行”暨溫州大學《Carbon Energy(碳能源)》學術期刊首個影響因子發布會系列活動下半場“學科發展論壇”,在溫州大學舉行。
首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教授、溫州大學校長趙敏致辭,介紹了溫州大學作為一所蓬勃發展的大學,面向溫州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重大需求,致力提升溫州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能力。論壇上,成立了溫州大學化學學科學術委員會,并敦聘中國科學院院士方維海為主任,丁黎明、毛蘭群、王智杰、盧云峰、李亞棟、陳忠偉、陸俊、張曉兵、郭林、黃飛鶴為委員。由趙敏上臺為方維海院士頒發聘書并合影留念。
隨后,溫州大學化材學院院長楊植作《溫州大學化材學院學科建設規劃》匯報,對化材學院的歷史沿革、師資隊伍等做了一個比較詳細介紹,又以溫州大學化學學科、碳中和能源交叉學科等建設規劃邀請各位專家進行問診把脈,獻言獻策。
與此同時舉行了人才項目推介會,陸俊教授介紹新一代陶瓷材料項目,盧云峰教授介紹新能源材料與電池項目,何宏軒教授介紹生物醫藥項目,丁黎明教授介紹鈣鈦礦太陽電池材料與組件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王智杰教授介紹聚膜防護鍍層項目。
院士、杰青是科技創新的“稀缺資源”、科研人才的“金字塔尖”,是溫州創新發展最為倚重的力量。作為論壇“重頭戲”,各位院士專家聚焦科創和溫州發展深度融合,同臺共議溫州大學化學學科、碳中和能源交叉學科發展,開啟了一場高水準的對話。討論會開展很熱烈,不僅對學科定位、人才引進方式進行了探討,而且分享了科研科創的建設經驗,交流了工作體會。各位專家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對化學學科、碳中和能源交叉學科的未來建設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來源: 溫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