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系列科普⑩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天研
5日晚,古巴一儲油基地遭雷擊后發生火災,其后多次爆炸,造成人員傷亡。夏季高溫、雷電、大雨等天氣增多,是危險化學品事故易發、多發時期,如何做好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等環節安全生產工作?
近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印發通知,部署加強油氣儲存安全管理工作,應急管理部發布夏季危化品安全生產提示卡(簡稱“提示卡”)。
通知強調,石油儲備、石油化工企業儲存設施集中、儲量大、危險性高,一旦發生事故,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重大社會影響。有關企業要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隱患自查自改,針對當前暴雨、雷電天氣多發的實際,組織開展專項隱患排查,確保油氣儲罐區防雷、防靜電措施和消防設施落實配備到位。
“提示卡”要求,強化生產過程工藝控制管理,關注溫度、液位、壓力的非正常變化。自催化、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應采取防水防潮措施;加強易燃易爆、有毒危險化學品、有毒氣體濃度監測。
夏季冷庫負荷量增加,涉氨制冷企業要加強液氨場所安全巡查,檢查儲罐管線閥門、機泵、冷卻噴淋裝置和有毒氣體監測、報警、通風、緊急切斷等設備設施是否正常運行,防止跑冒滴漏現象發生。
“提示卡”要求,學校、科研機構和科技研發企業要加強實驗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實驗人員應熟悉危險化學品的理化性質和應急處置措施,嚴格遵守實驗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做到合理采購、科學儲存、規范使用和及時處置。
氣瓶經營和使用單位要根據氣瓶的危險特性進行分類、分區存放,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防止暴曬、雨淋、水侵,且采取防傾倒措施。
加強對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和檢維修作業管理,嚴格履行審批手續,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落實風險管控措施,配備專人現場監護,盡量避開高溫時段作業。
在裝卸、搬運危險化學品時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在高溫時段,應避免進行運輸、裝卸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作業,雷雨天氣停止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
要認真落實“夏季四防”工作措施,提前做好高溫、雷雨、汛期等極端天氣應急預案,并開展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的演練,提升應急處置實戰能力。
要加強應急值守,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嚴格落實領導在崗帶班和專人值班工作制度,確保突發狀況下快速應急響應、落實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