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主創新的開源云引擎,ZStack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和VMware、OpenStack等并行的獨立云計算路線。歷經多年發展,ZStack已經成為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500家客戶的上云首選。為此,我們推出《客戶上云旅程四部曲》專欄,從選、建、用、拓四大關鍵環節入手,希望為您帶來參考。
銅陵電信,循序漸進式上云成本優勢顯著
選擇一個合適的私有云產品,是銅陵電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抓手。銅陵電信考慮上云的一個原因就是降低成本,但上云投入也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對此,銅陵電信嘗試過不少架構,包括一些市場上常見的虛擬化技術,但那些都不夠切合銅陵電信的需求。在部署了ZStack私有云解決方案后,銅陵電信已經成為安徽省內可視的創新性建設試點。
對此,銅陵電信贊道:“從投資利益比來分析,ZStack云平臺所支持的線性擴容有效地減輕了商務的負擔和風險。不同于重資產交付,初期的商務投資很小,可以根據需求做到從一兩臺機器起步,其間還可以做到充分利舊,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都可以根據需求逐量增加。即便后期以一臺一臺物理機的需求增加,也可以做到幾乎一晚上不停機就能上線資源。對于一些原本需要重資產交付的政務云來說,可以從小幾十萬開始,從微型、中型到大型,實現線性擴容,這種成本優勢不容小覷。”
福職院,少量IT體驗式上云成功改造老機房
福職院的信息化建設,開始于2003年的機房建設。2013年左右,福職院開始重新審視,老機房堆硬件的建設確實給信息化深度建設的管理和運維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同時,福職院也意識到選擇上云,可以大幅降低硬件的投入。但是哪一個云好用,還需要少量嘗試、逐步遷移:應用比硬件更重要,早日擺脫硬件的強捆綁是關鍵:如果應用與硬件不是強捆綁,比如采用虛擬化方式,或者上云,那么機房改造對于應用就沒有這么大的壓力。而且專業人才儲備有限,需要以少量IT開始體驗式上云。
2016年,福職院嘗試了超融合方案,但依然是以硬件的思路在嘗試。2017年福職院開始考察,包括去阿里考察,通過阿里云了解到混合云架構,在后續的使用中,ZStack在本地資源池化的表現不錯,同時對公有云阿里云的統一管理和對接也很不錯。因此,在小范圍使用不錯的情況下,福職院逐漸著手二期、三期的規劃、建設和遷移。
廣東農信,分步分期上云打造數字農信
廣東農信使用的是傳統集中式架構和豎井式的軟硬件構建,數據大集中起步較晚、科技力量相對薄弱,業務轉型發展面臨諸多約束。廣東農信希望抓住金融科技對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加速建設“數字農信”,為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商業銀行提供科技支撐和引領動力。
廣東農信云平臺需要規劃生產環境、開發測試、隔離區等安全域,針對隔離區的業務支撐平臺面臨著以下挑戰:隔離區業務多為無狀態應用,主要為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訪問入口,業務系統需要敏捷交付。隔離區初始業務規模不大,需要部署一套起步小、擴展能力強的私有云平臺。
廣東農信采用mPaaS平臺做為移動端業務APP的開發平臺,業務系統部署在DMZ區,云平臺部署在DMZ區,支撐mPaaS及銀行移動端業務的發布。借助ZStack的云平臺,廣東農信采用分步分期上云方式:
第一期:部署最小化基礎環境,滿足初期業務規模及開發測試需求,在開發測試階段,采用超融合服務器部署DMZ區的IaaS平臺,運行mPaaS移動開發平臺,為移動應用開發提供靈活的云資源池。
第二期:業務迅速擴張,云平臺擴容資源池,業務上線后,移動業務端用戶數增長迅速,應用系統急需擴展,IaaS資源池也需進行擴展,利用云平臺無縫的在線擴展能力,快速將資源池擴展到若干節點,滿足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業務資源需求。
富力·環貿港,低部署門檻讓企業前期投資可控
富力·環貿港定位為“互聯網+”產業服務運營商。借助阿里云+ZStack,將富力·環貿港打造為東方時尚之都、東方時尚名片,為中國時尚產業的騰飛創造更健康的生態,也為商業地產探索多元化業務提供更具參考意義的實踐經驗。
借助ZStack構建的混合云資產管理平臺,無縫連接私有云和公有云,不僅可以滿足異地容災需求,還將核心業務部署在企業內部,以保障用戶數據安全性,實現云端互聯。同時,平臺的全異步架構能夠完美解決富力·環貿港對于數據波峰波谷期有效資源使用率等問題。
富力·環貿港對此稱贊道:“ZStack混合云很好的滿足了我們的技術需求。它具備運維簡單、架構健壯、阿里公有云支持度高等產品優勢。同時,該產品部署門檻低、擴展性強,具有從一臺服務器至上千臺服務器的實際部署案例,能有效地保障企業前期投資和降低團隊技術學習成本。”
為什么是ZStack?
市場上的云平臺軟件,是基于各自技術路線,實現資源池化、統一納管的平臺軟件。ZStack是和VMware、OpenStack并行的獨立自主的云計算路線,支持“一云、多芯、多OS”的異構信創,并創新提出云計算的4S特性,注重產品化,普惠云計算。
安裝:官網可自主下載
由于技術復雜度高,大部分云計算產品都無法做到全自動化安裝。
ZStack支持從官網直接下載,用戶可自主安裝云平臺,較快十幾分鐘就能完成自動化安裝。
部署:1臺起步
大部分云平臺的建設面臨較多限制,例如因為需要較多的管理節點(大于5臺)導致管控比比較小,所以小型的私有云云平臺也需要二十臺起步;又或者單集群的規模不能超過200臺服務器,制約用戶業務的長期發展等等。
ZStack部署規模較小低至1臺起步,通過全異步消息機制、無鎖架構等,解決了消息隊列使用過程中性能不足和瓶頸問題,單集群理論能夠承載的規模可以到10000個節點,單個管理節點能夠承載的規模可以到100000個節點,可以實現大規模場景下減少管理節點物理機的數量、節約成本,并提供優秀的并發性能。
運維:較低門檻
由于技術復雜度較高,一些云平臺的運維門檻很高,需要運維人員掌握大量的IT知識技能。而基于國外開源技術的云計算產品,近些年存在斷供和版權風險。
此外,云平臺不僅要提供完善的UI界面方便運維工程師的日常操作,還需要提供完善的API來滿足深度運維需求。而市面上大多數云平臺由于API不足,用戶不得不直接訪問數據庫來獲取相關資源,不僅運維不方便,而且存在較高危險。
ZStack通過對底層技術的封裝,屏蔽了底層技術的復雜性,用戶對整個云平臺的操作,在UI上就可以完成。此外,ZStack開放了數量超過1000條的全套API,滿足用戶對云資源的所有操作和各種資源的查詢,豐富的SDK還可以滿足運維工程師使用Java、Python,甚至Shell Script等不同語言達到各種運維效果。
升級:一鍵無縫升級
雖然一些云平臺宣稱可以提供無縫滾動升級方案,但在實際操作中尚未發現在這一問題上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案。而且升級復雜,多組件分步驟升級。
ZStack的無縫升級功能,保證用戶能持續使用云平臺的最新功能,并且在升級過程中云主機業務不會中斷,整個升級過程,一行命令五分鐘完成,甚至可以做到跨版本升級。ZStack社區有大量用戶,在新版本發布后,自主升級到最新版本體驗云平臺帶給他們的新特性。
安全:斷電自恢復
大多數云平臺對于私有云機房的穩定性要求很高,一旦遭遇斷電事故,云平臺整體的恢復需要依靠專業團隊半天以上的時間。
ZStack云平臺足夠健壯和簡單,支持云主機與管理端的HA,支持斷電之后的云平臺自恢復,尤其適合生產環境不夠穩定的邊緣計算機房場景。
功能:完整成熟
市面上云計算產品,要么基于國外開源社區的云計算產品,不斷將新的開源技術納入到社區中,很多技術本身的成熟度有限。要么屬于封閉的虛擬化技術軟件平臺。
ZStack由阿里云、中國電信戰略投資并戰略合作,世界第一批虛擬化工程師自研完成,尊重客戶上云門檻需求,保持產品迭代,產品功能豐富多樣且完整成熟,在目前業內同類云廠商中積累客戶數量較多。
結 語
本期《客戶上云旅程四部曲》之《建》篇分享到此結束,如果您在選擇云平臺的道路上遇到類似問題,歡迎撥打400-962-2212進行產品咨詢。下期,我們將繼續分享客戶在選擇云平臺過程中的故事,希望為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