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分區背光越多就越好嗎?不一定!
的確,電視分區的背光數量不同,實際效果存在很大差異,之前這些差異比較模糊,令消費者也無從評判,但隨著《電視分區背光標準》的發布,消費者在這一點上終于有了權威的參考了,也可以有效避免掉進一些廠家的營銷陷阱。簡單為大家總結下《電視分區背光標準》中關于分區數量對畫質提升的關系:
1、幾十級的分區對于電視畫質來說,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到了百級分區畫質才會有明顯的改善;
2、三百級分區時,畫質可以與OLED水平旗鼓相當;三百級分區后隨著分區數增加,畫質改善速度開始變慢,要到兩千級才會有提升
3、超過兩千級分區時,綜合畫質基本上就超越了OLED顯示的效果。
但是,隨著各廠商的“內卷”,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部分廠商不斷提升背光分區數量,并以此作為賣點,不斷強調分區數有多高,實際上這可能是一種消費陷阱:比如一些品牌的電視把電視分區數定在了五百級,而通過曲線圖來看,五百級分區的畫質相對三百級幾乎沒有差別,卻因為多了兩百分區,就有理由把定價定得更高。這樣雖然消費者多花了錢,實際上卻無法享受到更好的畫質。這種宣傳的固有套路,大家務必要小心!
從成本上來看,分區越多,背后的背光控制芯片、原件成本就越高。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還是由消費者來買單。電視廠商很難在保證低成本的同時將產品做到高分區,所以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自己的預算,參考標準來平衡畫質與電視分區數,才能真正選擇適合自己的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