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芊晤
說到古鎮,我國各地的古鎮可謂數不勝數,每個古鎮,都代表著一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歷經滄桑后的真實寫照,對于古鎮,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白墻黑瓦,小巷幽深,無論是神州第一水鄉周莊,夢里水鄉西塘古鎮,東方威尼斯同里古鎮,還是最具文化氣息的水鄉古鎮烏鎮等等,都代表著中國特色。在這些古鎮中,有的古鎮因水聞名,有古鎮的因建筑突出,還有的因為文化出眾,每個古鎮都因文化而源遠流長,更有著神秘而又傳奇的故事。
蘇州的黎里古鎮也是這樣傳奇的古鎮之一,它位于蘇州市吳江區東南30公里,地處江浙滬交界處,與同里、織里、古里共稱江南“四里”。在黎里古鎮古橋、古塔、古寺、古廟、古宅中,每一個古跡都有一段歷史故事。而其實,這里近些年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在我國景觀設計師壽海浪先生的主持下,黎里古鎮的北入口項目曾經在2014年獲得過蘇州市園林綠化優秀工程?!袄枥锕沛偂钡膱@林改造項目曾經作為長三角地區市政改造項目的典范,這其中,與壽海浪打造低碳環保園林景觀設計與城市建設高度融合發展新模式密不可分。
海綿城市技術充分運用:目前,城市濱水景觀的營造已經成為城市環境建設的重要環節。由于長期以來對城市濱水區的盲目開發和建設,以及城市濱水區自然生態系統的脆弱性、敏感性,城市濱水景觀營造問題日趨凸顯。在這種愈演愈烈的水質污染,洪澇災害,水生物棲息地喪失等多種水問題的威脅下,壽海浪提前布局“海綿城市”的戰略方案,在市政景觀的營造中,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生態化技術,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使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與城市雨水管渠系統、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有效銜接,充分發揮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與“灰色”基礎設施協同作戰的能力。
基于創立海綿城市的目標,壽海浪先生用多年的專業理論認為當下的城市景觀項目改造一定要與城市的氣候和自然環境相融合,例如在道路中采用成透水路面,道路兩邊增加植草溝的辦法,可收集周邊雨水,儲存到地下水箱用于回收利用。同時引流至綠化泄洪帶、公共綠地、雨水花園等,更快地“鎖水、透水、凈水”,這樣景觀改造與城市改造結合在一起的方式,既滿足了海綿城市的建設需要,又提升了城市的美化度,還給城市的蓄水、排水減輕了負擔,成為一舉幾得得事情。
為了在創建健康城市得基礎上讓城市的環保問題也得到有效換屆,壽海浪先生還運用有機肥技術 與植物多樣性搭配技術以及土壤改良技術建造出生態豐富、完整的城市景觀設計生態鏈,創造出了許多綠色環保,且有高度美學鑒賞價值生態公園。如汾湖三白蕩公園、
大渠蕩公園等園林景觀的塑造,在壽海浪先生多年的景觀建設邏輯中,他率先在各個公園的景觀營造中從植物多樣性的搭配入手,充分利用環境中的河川、湖泊、山坡、丘陵、植被的質感及顏色,包括天空及河川中的藍色,以及草地、樹林的綠色都有不同的深淺,可供組合配置人造景觀,在協調中創造出造型與顏色的對比,也可增強景觀的美感。
壽海浪先生對于自己的此種設計構思給予了這樣的闡釋:“植物多樣性搭配技術以及土壤改良技術建造出來的公園所有景觀基本上能保持開幕時的新鮮水平,使人感覺不出因時間而產生質量或季節上的變化,讓新鮮的植被看起來每一天都像‘首演’”。
正是由于這樣精心的營造和設計,讓顧客在進入公園伊始到游園結束,一直能夠保持觀賞節目時的興奮狀態,增強滿足感,也會讓顧客持續來到公園進行游園,從整體規劃的觀點,服務和設施水平的提高需要投注大筆的資金成本,但是景觀計劃則是有賴用心和耐心的投入,其成效不一定與大筆資金成正比關系,需要精心的設計與設計師的專業能力和對景觀造型的熱愛,這或許就是壽海浪先生多年來能屹立于行業潮頭,引領行業方向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