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9日23時08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載人航天任務,神舟十五號將首次與神舟十四號乘組實現在軌乘組的輪換。來自云南皇氏來思爾乳業的49株自主培育云南高原菌種也搭乘神舟十五號,一道參與了中國航天歷史性的一刻。
作為太空“常客”,來思爾乳業依托高原特色優勢生物資源,第三次入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項目太空搭載名單。2021年6月17日,首批22株來思爾益生菌登陸中國空間站,通過為期三個月的太空旅行,打開“太空育種”的大門。2022年6月5日,28株來思爾益生菌隨神舟十四號再訪太空,進一步拓展“太空育種”研究邊界;如今,來思爾乳業第三次將航天菌種送入太空,這些菌種將賡續傳承“前輩”的事業,繼續探索“太空育種”更多可能。
科技創新搭天梯 走進太空“實驗場”
中國關于“航天育種”的研究,遠遠早于它進入大眾視野的時間。1987年,我國對于農作物種子的航天誘變育種實驗就已經起步,但其中被選為研究對象的“活的種子”卻寥寥無幾。從22株,到28株,再到如今的49株,隨著進入太空的菌種數量及種類不斷增加,來思爾乳業行穩致遠,將“太空育種”事業逐漸深化。
探索浩瀚宇宙,是夢想的遠航,也是創新的跋涉。2021年,隨著第一批菌種被選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項目太空搭載名單,讓坐落在蒼山洱海之間的來思爾乳業與神秘的太空結下不解之緣。帶著“敢于追夢、勤于圓夢”的航天精神,來思爾乳業成立“航天菌種生理與功能研究室”,組建“航天菌種項目研究小組”,聯合科研院所、高校等機構經過歷時一年的選育與研究,來思爾自主培育的云南高原益生菌菌種表現出了優越的活性與穩定性,成功經受住了“太空考驗”。
每一次對太空的叩問,都是下次探索的開始。據了解,本次神舟十五號“太空快遞”的航天菌種已達49株,數量、種類均遠超前兩批次航天菌種。這些菌種將通過約六個月的育種周期,完成太空誘變育種與探索的“神圣使命”。
在三次登空的“航天菌種”背后,是一代代來思爾乳業的科研人員矢志不渝、賡續奮斗的結果。著眼太空,來思爾乳業期冀借助航天科創力量,探索菌種航天育種的更多可能。同時,來思爾乳業還將促進“航天菌種”研發成果轉化,開發出風味更佳、營養價值更高、更適合中國人體質和口味的益生菌發酵乳產品。
不僅僅局限于“太空育種”的研究,來思爾乳業早已將創新鐫刻在企業發展的脈絡中。每年不低于企業收入的百分之三的研發投入,讓這個大理的老牌乳企在新時代依然煥發著勃勃生機。在大理國家級經開區,來思爾乳業年產20萬噸云南高原特色乳制品智能化工廠中員工奮斗正酣,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好味道的產品;自主開發的直投式發酵劑全產業鏈生產技術及全自動活菌直投式發酵劑生產線,將實現自主可控菌種酸奶發酵劑的產業化應用;以智能化工廠為核心的來思爾全產業鏈數字孿生平臺,將充分融合自動化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全產業鏈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可視化、精益化,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可控。
種業振興跨天障 大理產出“民族芯”
種子被視為農業的“芯片”,而作為酸奶中必不可少的益生菌,這枚“芯片”的技術長期被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絕大部分都依賴于進口。為解決益生菌種“卡脖子”難題,來思爾乳業自創建之日起,就立志研發本土民族益生菌種,做中國人自己的益生菌酸奶。
大理是云南省主要的奶源生產地,來思爾乳業依托大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云南“微生物寶庫”的生物多樣性特點,從當地選育出豐富的益生菌資源,并對其中更具有益生功能的菌種進行系統性研究和產業化應用。最終從1132份云南特色樣品的11168株原聲代優質菌株中,自主創新選育出能夠穩定應用于生產的菌株,打破了進口菌株對于我國酸奶行業的長期主導地位。
從篳路藍縷到勇攀高峰,來思爾乳業走過了和中國航天相似的發展印記。截至目前,來思爾乳業已經率先打造出國內最大的益生菌菌種資源庫之一,也成為了國內屈指可數的全部采用自主可控菌株生產酸奶的企業。且隨著菌種生產線的日臻完善,實現菌種工業化生產指日可待,來思爾乳業也將為國內發酵乳產業提供真正具有“民族芯”的自主可控菌種。
優異的“民族芯”菌種不僅讓來思爾乳業的酸奶產品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同和青睞,也讓來思爾乳業獲得了來自社會各界的肯定和支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馳名商標”、“云南省綠色食品20佳創新企業”、“COP15國際生物多樣性大會指定乳品”等榮譽,代表著來思爾乳業在發展道路上,一個又一個閃閃發光的節點,也成為了來思爾乳業仰望星空逐夢九天的底氣。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中國航天的步履不停,來思爾乳業筑夢星辰大海的征途也不曾止步。帶著“做中國最好的酸奶,成為世界級特色酸奶領軍企業”的初心,來思爾乳業將繼續以一往無前、勇攀高峰的載人航天精神投入到菌種研究、科技研發中去,讓更適合中國人的益生菌在浩瀚宇宙中留下自己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