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深圳市設施農業行業協會正式發布了《設施農業草莓種植用LED燈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這是國內首個設施農業草莓光照產品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由于人均土地資源的日益匱乏和對農產品的數量與質量的需求,“設施強農”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截至2017年底,我國設施農業面積已經突破了370萬公頃,在短短20年間體量翻了4~5倍,成為世界設施農業生產大國,面積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一。通過優化溫室結構和設施配套,完善栽培技術,人們能夠利用計算機對作物的生長發育的各種環境因子進行調控,使得設施作物不受或少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實現連續生產供應。其中溫室光環境的調控是能夠產出高產量、高品質、高利潤的溫室產品的關鍵。
以草莓為例,草莓是一種喜光植物,對光照的需求度高,一天需要長達12-15小時的光照,不同的階段對于光照有不同的要求。草莓也是設施農業中最為重要的經濟作物,經濟價值高,種植地域廣闊。然而冬季常缺乏陽光,部分品種的草莓轉色不良,果實不紅,極大地影響了其商品價值。
運用科技協助高經濟作物是設施農業發展的趨勢,尤其是將LED光源應用在植物成長方面,更是近年來的重大突破。此次深圳農協聯合行業內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同起草編制《設施農業草莓種植用LED燈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從先進性、高質量水平角度出發,以嚴于國家標準和不低于同類標準為基準,制定了草莓種植用LED燈的各項要求,為產品技術創新和提升產品質量水平給出標桿,彌補了行業空白。
廣東綠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該標準的重要起草單位之一。其母公司廣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是一家深耕光源事業23年的行業知名企業,擁有一支超過70人的研發團隊,獲得過270多項科研專利。在采訪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發布的標準突出了草莓光照產品的創新性和引領性,使得一些無法形成共識的創新內容在小范圍內得到了認可和應用,將對植物照明產業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據了解,標準對草莓LED燈產品進行了分類,以應用場景劃分,將設施農業草莓種植用LED燈主要分為溫室補光LED燈以及植物工廠用LED燈兩大類,并對兩類燈的光子效能等級、光照均勻性等級進行評價,以資料性附錄首次對草莓光照產品的光譜做出建議。例如,在育苗期和生長期藍光波長范圍內的光譜能量不宜超過30%。在開花期和結果期,紅光波長范圍內的光譜能量不宜超過70%等。
由于溫室大棚可以通過人工手段構建出適宜農作物生長的光照環境,隔絕外部氣候變化的影響,實現農作物的全天候生長。近年來,國內外相關企業與科研機構紛紛看準了設施農業的賽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研發智能溫室環境調控系統,降低溫室運營成本,進而提高溫室的綜合經濟效益。廣東綠愛也不例外,依托廣明源專業的研發團隊和多年的技術沉淀,廣東綠愛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了植物照明領域的佼佼者。
為了研發出適合室內草莓種植用的草莓燈,廣東綠愛花費了1年多的時間去探索、驗證。要考慮到配方、光效、功率、散熱、安裝、環境等,更需要對草莓的室內種植系統有足夠的了解。植物照明具有多學科性、因素復雜性、試驗高難度以及評價標準多等特征,為系統的研究和植物照明的產業化帶來很大的挑戰。這也導致了,我國的植物照明市場上補光燈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用戶盲目采購、能源浪費嚴重等亂象。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國內一直缺乏溫室植物補光燈質量評價標準。此次標準的發布,對引導草莓種植用LED燈廠商生產高質量、低能耗的產品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草莓種植技術的全面進步,也將進一步提高生產企業的競爭優勢。可以說,此次標準的出臺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設施農業和溫室補光燈兩大產業的健康發展。
能夠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也是對廣東綠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能力和市場占有率的肯定。據悉,目前廣東綠愛已經建立了人工光種植的植物工廠,專注于植物生長的現代種植技術研究,試驗種植面積達6000㎡。
多年的技術積累,使得廣東綠愛可根據專用植物光譜,定制LED植物燈燈具,給予植物媲美太陽的光明,通過開發植物最佳生長的光配方,針對不同植物生長習性,精確確定植物生長所需的光波段,大大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