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作為社會能耗大戶,其綠色發展空間和節能潛力巨大。當前,我國能源發展矛盾日益突出,有效降低建筑樓碳排放是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
3月30日,2023年《財富》全球科技論壇在廣州舉行。本屆論壇以“新準則:改變與堅守”為主題,圍繞碳中和、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熱點議題進行分享,并且針對零碳建筑規模化的議題做出了討論。但目前凈零碳建筑項目仍然是屈指可數,需求較低,成本高昂,成為凈零碳建筑規模化的掣肘。
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到零碳并推廣零碳建筑至關重要。而海爾智家憑借前瞻性布局,一方面通過科技創新,為“零碳”建筑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深化樓宇場景,發力“負碳”建筑,贏得了行業發展先機。
聚焦零碳目標,以科技創新實現顛覆式發展
在建筑行業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之下,我國越來越重視發展綠色建筑。在住建部發布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政策的共同推進下,中國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高達90%。
與此同時,對既有建筑的綠色改造同樣不容忽視。然而既有建筑規模巨大,條件差異也較大,有效可行的綠色改造路徑仍在探索之中。數據顯示,傳統樓宇建筑的碳排放約占國內全社會碳排放比重的22%,是社會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因此,智慧樓宇的零碳發展式勢在必行。
目前,科技創新不僅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詞,對中國新興產業的全球引領也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對智慧建筑領域而言,規模化推行零碳建筑同樣離不開高水平的科技創新。海爾智慧樓宇以零碳為目標,在產品節能性上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突圍,創新更多節能型產品。以建筑中耗能最多的空調系統為例,海爾磁氣懸浮中央空調、物聯多聯機等國家一級能效產品不斷升級應用,實現綜合節能高達50%的省電效果。
與此同時,海爾智慧樓宇突破技術邊界,創造性地提出了“降碳”、“零碳”、“負碳”3大節能新思路,通過磁氣懸浮智慧節能方案實現“降碳”;通過光驅儲能方案實現“零碳”;通過熱能回收發電及氣態膨脹發電實現“負碳”。
迄今為止,基于海爾磁懸浮、氣懸浮方案打造的節能示范項目已經超過了5000個,十年累計節能23億度電,相當于替代煤炭約82.8萬噸,減碳約200萬噸,節能效果十分顯著。這不僅讓建筑無限接近“零碳運行”,最終實現建筑的“去碳化”,也極大程度提升了經濟效益,真正實現多方面共贏的可持續發展。
聚焦用戶需求,以場景方案實現跨越式進階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智慧樓宇作為智能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據有關統計,現代人的一生中約有90%的時間是生活在樓宇內的,因此,如何有效保證樓宇建筑設施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創造既舒適節能又健康智能的完美空間成為智能建筑行業的重要命題。
因此,通過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等方式,實現對樓宇內部各類業務的智能化升級非常重要。如果說節能型產品的應用是基礎,那么智能化場景升級則是增值體驗。海爾智慧樓宇通過樓宇大腦,打通了樓宇智控的神經網絡,集成了空調、電梯、照明、水、電、安防等18個子系統、5000+設備點位,在最優節能運行模式下,實現各個子系統自主調節、協同配合,實現了跨平臺聯動和管理,形成了全流程一站式智慧樓宇解決方案。該方案也實現了建設投資降低15%,運維人員減少15%,建筑整體能耗降低40%的實際運行效果。
此外,海爾智慧樓宇從能源生產,到能源綜合利用,再到能源管理平臺,打造一整套綠色低碳的樓宇動力系統。從建筑全空間、全場景、全周期出發,海爾智慧樓宇為政府公建、商業、軌道、學校、醫院等行業提供樓宇智控、樓宇環境、樓宇能源、樓宇集成等專業化的解決方案。
通過智慧樓宇解決方案的全新布局,海爾智家跳出了中央空調單線競爭模式,進入到更為廣闊的智慧樓宇藍海。從科技創新到多元化場景解決方案,海爾智慧樓宇始終走在前列,創新探索更多樓宇智慧化的可能性。
如今,海爾智家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從產品到場景,再到生態共創,從低碳智慧家庭到低碳智慧建筑,再到低碳智慧生活不斷延伸,走出了一條開拓進取之路。未來,海爾智家將持續賦能智慧城市建設,為行業開辟新局面,創造更智慧、節能、高效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