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高懸,天樞為首。
古往今來,北斗七星于夜空中連為一線,可定方向、定季節。在網絡空間中,安全設備于邊界串聯一線,可監控進出流量、保障內網安全。
然而,傳統的網絡安全防護方法通常是:根據網絡拓撲,以人工手動方式,在安全域邊界部署安全設備。如果將這種防護方法沿用到復雜網絡環境中,會產生諸多不適應性:
? 安全設備部署復雜
? 不能區別處理流量
? 安全防護范圍僵化
? 安全設備成為單一故障點(SPOF)
注:單一故障點存在潛在風險,某一設備發生故障時,會導致整個系統停止工作。
如何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實現靈活的邊界防護?
安博通以北斗“天樞”為名,發布“天樞”安全服務鏈控制器,融合自研多年的虛擬化技術及安全能力,將物理和虛擬設備與其接入模式、部署方式、實現功能進行解耦,底層抽象為安全資源池中的“資源”,頂層通過軟件編程方式進行統一管理、應用編排與流量調度。將分散的安全能力按需調配、串聯成鏈,從而實現靈活的安全防護。
六大應用場景
場景1:云安全資源池
在虛擬化環境中,為用戶提供云上主機安全、網絡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安全管理等一站式體系化的安全產品。具備深度安全防護、統一管理、靈活部署、彈性擴展、高性能等價值特點。安博通已入選Gartner《2022中國網絡安全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成為中國云安全資源池的代表廠商之一。
場景2:等保一體機
融合傳統安全能力和云計算技術,通過安全服務編排與流量調度,實現深入業務的安全防護,不僅滿足等保合規要求,而且具有高性能、統一管理等價值特點。同時,更是中小型網絡的一體化安全防護方案,相比傳統硬件方案,可節約管理成本,并隨業務發展靈活擴展。
場景3:互聯網統一出口
在互聯網出口設備與核心交換之間,透明部署“天樞”,將網絡架構和安全架構解耦。安全設備旁掛“天樞”側,其統一對業務流量、攻擊流量編排安全服務鏈,根據流量類型的不同,將流量調度至相應的檢測分區、防護分區,實現基于業務的精細化防護,同時滿足安全設備彈性擴展與變更的訴求。
場景4:加密流量可視化
傳統安全防護對加密流量分別單獨解密,不僅消耗安全設備的性能,也會增加網絡傳輸延時的限制。可在“天樞”導入SSL證書,對加密流量集中解密,將解密后流量轉發至安全設備進行檢測、審計與防護,安全設備完成處理后,再將流量注回“天樞”,集中加密送至業務系統。整個過程可做到客戶端、服務端無感,消除安全監控盲區,降低安全設備性能消耗和傳輸延時。
場景5:安全專線
依托于運營商的專線業務,在城域網骨干路由器之間,透明部署云安全資源池,將安全產品與服務作為專線的增值服務或綁定附加項,一站式提供強大的網絡和安全能力。透明部署不改變原有的網絡架構,同時具備bypass導通機制,保證故障發生時業務先行。
場景6:高性能負載
傳統安全設備開啟全功能模塊后,設備性能下降較多,隨著網絡中流量的增長,設備性能已經成為瓶頸。通過部署“天樞”,在其內部開啟虛擬化安全設備或接入外部物理安全設備,共同負載業務流量;“天樞”對內外部安全設備進行服務鏈編排和流量調度,同類型安全設備之間相互冗余。具備安全設備性能彈性擴容、故障冗余、安全資源利舊等價值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