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科技的本質,是以產業既有知識儲備和數據為基礎,以不斷發展的前沿科技為動力,推動各產業轉型升級,數字科技越來越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注入新發展動能,形成新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在新時期,面對卡脖子的逆勢環境,中國大地正在崛起一批數字科技企業,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本期嘉賓為國科治慧(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陽平,他深耕行業多年,對行業的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
陳陽平親歷了中國高端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最快的25年,全程參與了與發達航空制造業多型機的國際合作及數字孿生應用,深知數字體系、方法、平臺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新時代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當中,存在數字轉型需求與數字方案供給結構性失衡、數字體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數字能力碎片化等問題,陳陽平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創辦國科治慧(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賦能實體企業、城市和鄉村數字轉型。
在節目中,陳陽平指出:面對數字經濟中的大量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小企業作為國家重要經濟和就業支柱,相對于數千人協同研發和制造的長周期、高端復雜裝備業,其數字轉型同樣勢在必行,急需開展實體產業互聯建設。他與主持人董倩老師談到了中小企業數字轉型可帶來的新生機,全程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對解決中小企業碎片化和過程信用的問題。
公司與同行共舉數字孿生旗幟,遵循數字轉型的邏輯,推進讓數字孿生可見的“元易視@”、讓數字孿生可動的“元易筑@”、讓數字孿生可信的“元易聚@”的三個民族品牌建設,旨在提供數字賦能的公共服務。
公司以“讓世界更高效、讓人們更幸福”為使命,通過數字治理共筑數字平臺,提供數字轉型服務,增強企業數字能力;通過共創數字場景,聯合培養數字人才,提高員工數字意識,激發企業數字活力;通過數字技術和數字工具的整合,聚集技術和應用專家群體,匯聚數字生態合力,讓更多中小實體企業受益。企業將工業研發、人體健康、鄉村振興、藝術細分領域的元宇宙場景平臺建設納入企業發展的延續。
節目的最后,陳陽平先生希望更多的人和資本加盟到數字賦能的公共服務中來,讓高水平數字化應用到更多領域,解決產品全程信用問題,將公司打造為國家和企業需要的數字賦能平臺,為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