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由上海灣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中國OLED產業聯盟聯合主辦的第六屆金水湖論壇暨2023全球AMOLED生態鏈大會在上海金山皇冠假日酒店舉辦。此次大會以“屏行世界·芯動未來”為主題,聚焦AMOLED領域熱點話題,匯集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及企業高層,共商行業發展。
五年成果回顧--金水湖論壇助力,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
此前,金水湖論壇已成功舉辦五屆,本屆會議現場通過視頻《蝶變·遇見金水湖》從數據對比、園區面貌、企業訪談、項目服務、人才引進等多個角度詳細介紹了歷屆金水湖論壇的成果及影響力。在過去的五年里,憑借多年發展、區位優勢和優質服務聚集顯示上下游近30家配套企業力量,上海灣區高新區已成為華東地區新型顯示新地標,肩負著上海地區AMOLED產業發展的重任。
政府領導致辭--解讀新政策規劃,布局“芯”“屏”集群發展
金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澤龍在歡迎辭中首先代表金山區人民政府向出席論壇的各位來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金山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李澤龍表示,“新型顯示始終是我區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我們將全力搶占產業制高點,緊跟顯示技術升級和信息消費升級趨勢,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主攻方向,聚焦前沿領域、產業需求,加強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我們將全力推動產業集群化,大力培育、引進核心企業,廣泛集聚優質資源,推動產業鏈條持續拉長、增厚,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p>
行業專家致辭--堅持創新與發展,建立AMOLED產業鏈自主權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致辭表示,中國顯示韌性強勁,總體健康,表現出能夠穩定全球市場影響力,但要加強整個新型顯示產業未來發展態勢的研究,加大顯示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的創新,進一步強化本土產業鏈建設,實現自主可控,把顯示產業從規模最大變成創新能力最強。同時,他認為灣區高新區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并且持續不斷地增多增強鏈上的企業,在完善AMOLED生態鏈的進程中極具示范意義。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戰略發展委員會主任歐陽鐘燦在視頻致辭中提出,“在AMOLED行業,我國在技術和產能上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一是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良率,提升產業鏈配套能力,防止在技術上被“卡脖子”。二是要把顯示技術與數字經濟、物聯網、IT行業等結合,探索更多應用渠道,開拓新興市場。三要協同創新,推動企業間、行業間、國家間的高效交流合作。四要培養優秀人才,不能只做追趕者,也要在未來做好行業的引領者。”
芯屏鏈動倡議--10家園區企業代表共同簽署倡議書
今年論壇的重磅環節之一上海灣區芯屏鏈動合作倡議啟動儀式正式舉行。大會上,由上海新金山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衛宣讀了上海灣區芯屏鏈動合作倡議書:
近年來,上海灣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積極探索產業發展路徑,深入研究招商引資規律。重點發力新型顯示和集成電路產業,旨在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目前高新區已匯聚了和輝光電、奧來德,升翕光電、聯測優特、瑞能半導體、冪帆電子、飛卓科技等近30家信息技術企業。落地企業已經在高新區內形成了互動合作的內循環,“芯”和“屏”產業鏈同頻共振,協同發展的模式已初步形成。
當前,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和挑戰,亟需產業鏈企業創新融合,深度合作。構建芯屏鏈動的發展格局,有利于唱響共贏主旋律,推動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為此,我們倡議:
充分發揮龍頭效應。行業領軍企業應發揮龍頭領航作用,主動承擔“鏈長”責任,積極搭建企業合作“生態圈”。要敢于先行先試,給予國內供應鏈企業產品更多試用機會,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抗沖擊能力。
積極開展芯屏鏈動。利用半導體和新型顯示產業在原材料、設備、工藝和應用端的共性,打通兩個產業的合作壁壘,在更深、更廣范圍內實現芯屏產業融通合作,抱團取暖。建立起采購渠道和解決發展難題的“朋友圈”。
多方聯動同向發力。政府部門充分釋放產業政策紅利,提供優質精準服務;產業專家為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科研院所以市場為導向,研究發布新技術新成果;產業企業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全力把技術變成產品。
上海新金山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彭喜軍代表上海灣區高新區與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宏、奧來德(上海)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軒景泉、聯測優特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高級運營總監肖輝、瑞能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湯子鳴、上海玟昕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俊、上海芯之翼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虎、飛卓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靖軒、上海賀東電子材料限公司總經理賈時君、冪帆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春華、金海芯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申振勝等10家園區企業代表簽署倡議書,標志著上海灣區芯屏鏈動合作倡議正式啟動。
院士演講報告--解讀新一代信息顯示產業發展戰略計劃
“新型顯示材料作為信息交互的支撐媒介,特別是在數字化和互聯網時代,戰略地位十分突出?!敝袊こ淘涸菏?、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院長彭壽表示,“顯示功能材料、顯示玻璃材料、柔性高分子材料、顯示配套材料等新型顯示關鍵材料,在技術與需求雙向驅動下,高服役、高集成、功能化、可卷曲等發展趨勢不斷凸顯”,面對智能化時代發展新態勢,彭院士建議應該加速推動材料創新、技術創新、應用創新,共同構建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新生態。
行業大咖分享--探索新形勢下顯示產業的發展方向
中國OLED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賽迪研究院顯示領域首席研究員耿怡博士以“OLED產業未來已來”為主題,在總結和分析全球及我國OLED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OLED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進一步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思考和建議:強化AMOLED的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產業邁向高質量競爭的軌道;在專利方面和新興技術的儲備上要加大建設;深化面板企業與終端企業的合作交流,挖掘消費市場新需求,在新興領域開發創新應用,在中高端消費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以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為著力點,探索新型顯示產業與其他新的信息技術的結合,相互融合、相互創新,開發新應用,打造新市場。
作為顯示產業鏈核心環節的面板制造企業,同時也是本次論壇的特別支持單位,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灣區高新區新一代信息顯示行業的龍頭企業。和輝光電副總經理陳志宏就目前AMOLED技術在行業中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技術趨勢做了深入解讀。陳志宏表示,不管是從小尺寸的AR、穿戴設備到手機,目前每個領域AMOLED領域的滲透率都超過50%,未來AMOLED在平板、筆電的滲透率將會大幅度的成長。同時,在車載、顯示器等所有消費形態的產品應用,AMOLED都是最佳的選擇。
科迪華顯示技術(紹興)有限公司的CEO 特別助理兼資深企業戰略發展總監王爾東在報告中表示,所有產業上游和器件端的發展,都受驅動于終端性能的要求,對于國內產業進入新一輪的0-1的創新突破,產業各環節尤其需要關注,應用端的發展趨勢;并呼吁材料,裝備,工藝,器件的四位一體,協同發展。
面對今天的顯示產業的LCD 和 OLED一超一強的格局,和各種顯示技術百花齊放的局面,科迪華也愿意將自己的打印技術和能力貢獻到各個應用當中,為終端提供更加精彩的顯示產品。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企劃部長楊棟芳以“f-OLED創新場景,LOTS++改變生活”為主題,詳細介紹了BOE在柔性OLED方向的開發進展。楊棟芳認為,要積極挖掘新應用場景,通過技術創新,高值發展。BOE(京東方)推出了f-OLED技術品牌,在折疊、護眼、輕薄、安全和健康方面做重點突破。
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曉宇在報告中介紹,奧來德已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涵蓋OLED發光材料、薄膜封裝材料、PSPI材料等核心關鍵材料。奧來德在關鍵材料上的供給已實現了國內面板廠的全面覆蓋,應用領域覆蓋手機端、AR、VR、穿戴、車載、照明等。值得一提的是,奧來德(上海)光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今日上午舉行了隆重的竣工儀式,為推動“國產化”替代進程開啟新的篇章。
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平板顯示事業部總經理周暢通過報告詳細介紹了上海微電子自主研發的國產平板顯示6代大Mask曝光機。這臺于去年成功研制的首臺大Mask曝光機掩模尺寸達到850mmX1200mm,掃描曝光場達到750mmX1100mm。產品采用多種創新的光機技術,具備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高透過率和工藝適應性強等諸多特點。周暢表示,上海微電子一直保持開放的心態,愿意和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來完成設備上下游共同的合作和創新,實現共同發展。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OLED技術研發總監陳龍博士在報告中揭示了未來顯示的三大需求:多樣化的形態、優異的顯示性能以及沉浸式的體驗。而OLED技術的優點和未來顯示的需求高度匹配,決定了OLED在未來各種各樣的應用的場景里面也一定會有較大的應用潛力。陳龍博士呼吁更多材料廠商和高校能夠跟天馬一起聯動起來,在一個互信的基礎上面去加強技術交流,從而產生更多的可能性,看到更多的機遇。
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DT BU市場部資深市場經理以“硅基OLED發展及未來規劃”為題,詳細介紹了集創北方硅基OLED的研發進展。他表示,以硅基為基礎的顯示屏,PPI可達到3K以上,是目前玻璃機顯示屏兩倍到三倍,所以這是集創北方一直選擇硅基OLED的原因,更高的PPI使得VR/MR的體驗沉浸感十足。集創北方現有技術已實現4K PPI解析度,未來將規劃5K PPI的產品。
合肥欣奕華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蒸鍍事業部部長張燕斌在報告中介紹了OLED技術顯示產業現狀,并詳細講述了合肥欣奕華蒸鍍事業部的發展及成果。張燕斌表示,合肥欣奕華將以未來5年的OLED市場增長點,特別是硅基和IT大尺寸蒸鍍機這兩個方向,進行了一些未來的基礎的規劃,同時也將一如既往地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各種蒸鍍解決方案。
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中心總經理陸海峰表示,AMOLED在中小尺寸已經獲得了比較主流的屏幕顯示的技術地位,未來競爭主要領域應該是在中尺寸領域,包括IT領域及車載的應用。維信諾始終堅持從技術研究從中試到量產的發展模式,通過基礎研究突破一些關鍵技術,能夠掌握自主知識產權,通過充分中試驗證能夠降低量產的風險,通過量產真正把技術轉化為生產。目前,維信諾的創新逐步得到了整個市場的認可,AMOLED出貨量從2018年到2022年,連續5年居全球前四,國內位居前二,手機品牌客戶做到了全覆蓋。
武漢精測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顯示事業群高級產品總監江寶焜以《聚“視”未來--新型顯示良率管理解決方案》為題,詳細介紹了精測電子AMOLED檢測方案,包括蒸鍍的AOI、模組測試、光學靜態測試、光學動態測試等,致力于成為行業內的良率管理專家。
CINNO創始人、總經理陳麗雅在報告中指出了OLED方面需要著手去解決的問題,并給出了中國OLED面板生態鏈的融合發展方向。她表示,現在OLED產業處于行業的低谷期,抓住低谷期做提前的技術創新和布局,才能夠在未來產業春天到來的時候抓住機會,才能夠讓中國的OLED面板的產業鏈在全球獲得更高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