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釘子人”logo展現出的一樣,北信源一貫以踏實、專注的形象出現在投資者面前。自1996年創立之初,北信源便深耕網絡安全賽道,28年以來,通過忠誠、專業、持續創新,贏得了其最大服務對象——黨政軍領域客戶的信任。
如今,北信源在信創安全的主賽道上穩扎穩打,第二曲線“信源密信”成績亮眼,且北信源仍在通過科技創新,探索第三條增長曲線?即“北信源的內部創新和客戶的需求”。在日前舉辦的第九屆軍事智能技術裝備博覽會上,北信源攜其核心產品“信源密信”、網絡應急指揮處置平臺、智慧黨建安全平臺、國科智造APP以及10余款具有軍用信息安全產品認證證書的軍事終端安全產品亮相。諸多投資者、同行,關注到了北信源在軍事領域的積累。
多年耕耘,厚積薄發,低調的北信源,正在等待一個絢爛的綻放。
北信源軍博會秀出“信源密信”
本次軍博會,對于為我國軍事智能裝備做出貢獻的企業來說,是一年一度難得的“秀肌肉”時間。身處展廳核心區域的北信源,秀出的重磅產品則是全軍自主辦公系統統一即時通信軟件——信源密信。
據了解,信源密信實現了全軍自主辦公系統互聯互通,是軍隊多項重要工程選定的即時通信產品,擁有完整的安全資質,具有自主研發、安全保密、統一管理、全生態應用的諸多優點,已廣泛應用于總部、各大戰區、各大軍兵種、直屬院校及軍事兩院的指揮作戰、機關辦公、應急處理、安全通聯與安全保障業務。
在本次軍博會上,北信源向眾多觀展人士,重點介紹了信源密信在軍工領域的行業應用,包括其應用場景、軍事應用技術能力、產品模塊及用戶案例等。
北信源副總裁楊華稱,“信源密信是在堅持安全主業的情況下,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業務安全”。業務安全的核心理念在于,做業務的人要懂安全,在做業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安全性;而做安全的人要懂業務,要為業務發展提供更好的安全環境。信源密信則是業務和安全的融合載體,作為數字基座,支撐黨政軍客戶的重要業務,連接軍工制造的產業鏈。
為何要深入業務安全場景?楊華表示,在多年網絡安全的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一個問題,即業務和安全脫離,各自為政,而這并不能達到真正的安全。業務安全并非有限的場景,而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更是中國網絡安全在舊有路徑上的巨大突破。
如楊華所說,“接下來,信源密信要迎來一個爆發期。”北信源也將如此。
十余年翻山越嶺打磨產品
談及信源密信的研發和打磨過程,北信源副總裁楊華忍不住感嘆,“那老艱難了!”
自2013年立項以來,信源密信歷經十余年的研發迭代,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但在當年,北信源作為一家規模不大的科技公司,在做以安全和保密為第一屬性的數字基座——信源密信時,既面臨著來自外界的質疑,又要不斷克服產品打磨過程中的無數“坎坷”。
“大的山頭邁過了好幾座,小的波折天天都有。”楊華表示。在嚴格保障數據安全的情況下,要如何召開一場緊急會議?顯然,這個工具既要具備保密屬性,又要符合即時通信的特點。信源密信將前述兩點進行了融合,滿足黨政軍領域客戶的需求。但每一個微小細節的提升,對北信源來說,都是邁過一道坎。
客戶的要求和反饋,是信源密信成長的養料。楊華稱,更大的成就感來自于,信源密信的基礎能力被來自各行各業,包括軍工領域的客戶充分使用,并不斷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就意味著,北信源能夠收集到充分的數據和真實的客戶需求,以供其打磨產品。
信源密信何以服務黨政軍?
北信源自帶“服務黨政軍”的基因。為軍隊、軍工做貢獻,是北信源創立之初就渴望去做的事情。但要徜徉在這片廣闊的天地,并不容易。因此,北信源充分發揮三大特點:堅持網絡安全的主賽道、堅持服務黨政軍、堅持科技創新。
當前,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包含了新型信息戰。而網絡安全對于國家信息安全,既是重要屏障,又是堅實底盤。正是因為洞悉這一點,北信源從創立之初就堅守在網絡安全的主賽道上。從殺毒、終端管理,逐漸延伸到數據安全和信創安全。即使是在培育信源密信這個第二曲線的過程中,也并未忽略網絡安全的主賽道。
時間是檢驗“信任度”的標準。在我國網絡安全發展的漫長過程中,以及北信源多年服務黨政軍客戶的過程中,公司積累了特殊領域客戶的信任感,而信任感則是創新實踐落地的基礎。“信任是北信源的立身之本,尤其是軍隊,要講究忠誠和令行禁止。對于企業,我們也要求自己在長期服務過程中做到忠誠和科技創新。”楊華反復強調道。
作為一家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截至2023年底,北信源及其子公司取得軟件著作權證書430多項、申請專利總計668 項、授權專利212項,已申請取得商標240項,涵蓋了信息安全、大數據、移動互聯應用領域等諸多技術,形成了較全面并具有前瞻性的知識產權體系,進一步提升了產品創新開發能力。此外,近年來,公司的研發費用支出,還在保持持續穩定增長。
第三增長曲線何時來臨?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新者”意味著生機,“不新者”則死。因此,在不斷拓展信源密信的應用場景,做好傳統的信創安全的基礎上,北信源還會持續創新。楊華認為,北信源的血液里流淌著創新,在前兩條曲線平穩上升時,北信源就會開始尋找第三曲線。
但這條第三曲線在哪里?在北信源的內部創新和客戶的需求中。一方面,北信源能在自我革新和成長的過程中,找到創新的思想源泉;另一方面,新的客戶需求和挑戰作為外部刺激,不斷驅動公司進步。當內外碰撞生成火花,北信源第三曲線也將隨之誕生。楊華將這種探索的過程稱為“樂趣”。
當然,科技的創新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北信源的發展必然經歷挫折,但堅持長期主義,積累客戶和投資者的信任,則是其基業長青的基礎。楊華認為,“堅持前進,雖遠必達。”
面對浮躁的市場,北信源選擇“做7分,說3分”。公司在網絡安全的主賽道上持續深耕,并以此為原點向外發散創新。而熱點和概念如華服加身,能短暫讓一家企業成為市場的焦點,但熱點不能持久,概念也不等同于實力。楊華認為,走在正確的路上,才能“撿到蘑菇”,未來的市場屬于具備長期價值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