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銀川10月23日電 題:探訪寧夏餐中上的民生:市民“盤中餐”盛滿“幸福味”
中新網(wǎng)記者于晶
“民以食為天?!笨诟怪臐M足程度,是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標尺。吃什么,怎么吃,吃的怎么樣,是一窺民生福祉的顯微鏡。23日,記者走進寧夏銀川普通百姓家中,感受寧夏人十年間的“食”代變遷。
“今天超市的皮皮蝦不錯,我買了二斤,中午做椒鹽皮皮蝦。”剛從超市購物回來的銀川市民李阿姨對老伴說。李阿姨在廚房很快就把一桌豐盛的午餐做好了。餐桌上不僅有香氣四溢的皮皮蝦和牛羊肉,還有新鮮的蔬菜?!艾F(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只要想吃隨時可以買到?!崩畎⒁虒τ浾哒f,“以前別說買皮皮蝦了,就是買幾只活蝦都不好買,想吃只能去超市買點冷凍大蝦。如今你再看看,各大超市啥都有,買啥買不來?”
一日三餐,餐桌上的變化,見證了生活的變遷,也折射出普通百姓的幸福新生活。
美團騎手正在名廚亮灶的蛋糕店前等待取餐。 于晶 攝“你好,菜已到達,請下樓來取?!泵恐芤簧衔?,銀川市民蔣艷都會接到這樣一個電話。將箱子打開,里面裝著青椒、蘿卜、西紅柿等新鮮蔬菜?!斑@些都是有機蔬菜。”蔣艷口中的有機蔬菜,來自銀川市金鳳區(qū)良田鎮(zhèn)的蔬菜基地,每周都會固定配送兩次到家中。
吃的菜更有品質,采買方式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
“十年前,家里要是來桌客人,我得提前列好清單,然后去菜市場采購上個把小時?!笔Y艷說,“現(xiàn)在只要點點手機,在生鮮電商平臺上就能下單,半小時就送到家了?!?/p>
不只買菜,十年間外賣更是深刻地改變了百姓的吃飯方式。十年前,外賣平臺剛剛起步,選擇少、衛(wèi)生差,被長輩指為“沒營養(yǎng)”,經(jīng)過十年的發(fā)展,“點外賣”變成了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
“比起前幾年,好吃的可太多了?!睆N房“小白”陸女士是資深外賣食客,“外賣太方便了,想吃啥都有,而且最重要的是管送,十年前哪里能想到吃火鍋、烤肉也能給你送到家?!眲觿邮种福朗尘湍芩蜕祥T。不止家門口的,互聯(lián)網(wǎng)讓天南海北、國內國外的美食也不過“一指之遙”。不知不覺,家中的冰箱里有了江西贛南臍橙、新疆阿克蘇蘋果、智利車厘子、比利時巧克力……
市民在大棚內采摘新鮮的草莓?!∮诰?攝走出家門,“逛吃”的飽足感,也成為另一種幸福。
近年來,銀川時尚新地標多點開花,建發(fā)大閱城、悅海新天地等大型商業(yè)體拔地而起,鼓樓步行街升級改造,懷遠夜市煙火四溢,戶外集市深夜不打烊,“一刻鐘”生活圈里,便利店、美食街成了居民的新“食堂”。
從冬天想吃西瓜、草莓都是奢望,到水果蔬菜不分季節(jié)應有盡有;從吃頓香辣蝦就算吃了山珍海味,到大龍蝦、帝王蟹乘坐飛機到銀川還活蹦亂跳;從想買菜只能親自去菜市場,到手機下單送菜上門;從想吃飯只能親自下廚房,到外賣平臺花樣繁多……十年間,老百姓餐桌上的菜品越來越豐富,生活方式不斷發(fā)生改變,實實在在讓人們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十年,往大看,山河巨變。往小說,不過就是餐桌上的菜式變化,飯碗里的糧食多少。一個“食”字,關乎生存與味蕾,更映射出城市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2012年至2021年,寧夏地區(qū)生產總值從2131億元(人民幣,下同)躍升至4522億元,年均增長7.5%;人均生產總值由32609元躍升到62549元。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越來越富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