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惠州11月6日電 (記者 蔡敏婕)第八屆中醫科學大會5日在廣東省惠州市舉行。廣東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在大會上發表演講時稱,粵港澳三地衛生健康領域特別是中醫藥領域合作持續深入,取得明顯成效,為塑造“健康灣區”提供保障。
本屆大會由農工黨中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承辦。大會主題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醫藥的擔當”,搭建中西醫國際交流平臺,促進中醫藥傳承和創新,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粵港澳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嶺南中醫藥發展的核心區,這里是嶺南中醫藥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藥老字號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千百年來,粵港澳三地居民共愛共用中醫藥。飲涼茶、喝靚湯、吃藥膳等蘊含中醫藥元素的生活習俗,已經成為粵港澳三地共有的文化標識。
徐慶鋒說,香港國際化程度高,擁有傳統醫藥國際化平臺,較早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備的中藥標準體系,中藥標準體系與國際接軌,具備成為中醫藥國際樞紐的潛力,而澳門與葡語系國家聯系緊密,近年來澳門把中醫藥作為多元化發展的重點領域,擁有一批高層次中醫藥機構,探索“以醫帶藥”國際化推廣模式受到廣泛認可,具備成為中醫藥走向葡語系及歐盟國家橋頭堡的潛力。
近年來,乘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東風,三地推動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其中包括廣東啟動大灣區內地城市公立醫療機構招聘港澳中醫師試點和簡化港澳已上市的傳統外用中成藥注冊流程等工作;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內已建立研發檢測、成果轉化和生產為一體的中醫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園區已成功推動18個中藥產品在海外注冊上市。
粵港澳中醫藥合作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上。徐慶鋒稱,三地要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國際化;推進三地規則銜接、制度銜接,開展中醫藥領域綜合改革;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醫藥服務。
與此同時,支持粵港澳中藥品牌“走出去”,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依托香港本土三所大學中醫藥學院,培養中醫藥領域國際交往人才,打造中醫藥國際化重要樞紐;發揮澳門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和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優勢,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健康旅游和健康養老服務。
當天,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項目簽約儀式在第八屆中醫科學大會惠州會場舉行。據悉,此次現場簽約共有9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項目,投資總額81.5億元。包括羅浮國藥中醫藥產業項目,華南生物醫用材料與植入器械示范基地項目(二期),龍脊中草藥生態旅游項目等,此舉將促進惠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產學研”融合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