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正式發布了兩份政策文件,包括《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和《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
《實施方案》提出了五個重點方向和16項重點工作任務,旨在到2025年使北京市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保持10%以上增長率,輻射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新培育5-10家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生成式產品成為國內市場主流應用和生態平臺,并將擁有超過1萬名高水平學者等具體目標。
具體工作措施分為五大類,包括提高算力資源的整合與供給能力,促進高質量數據要素的供給,完善通用人工智能技術體系,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場景的應用,以及構建開放透明的監管環境。
文件中還提出,要推動國產人工智能芯片實現突破,推廣應用國產人工智能芯片的大模型研發企業,加速提升國內人工智能算力供給的自主化水平。此外,也應支持自主深度學習框架與人工智能芯片的廣泛適配和融合,實現國內人工智能軟硬件技術的深度協同。同時,要加強國內芯片的部署應用,推動自主可控軟硬件算力的生態建設,通過政府投資基金引導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向人工智能芯片、框架和核心算法等早期硬科技方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