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17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吳濤)在13日舉行的“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短視頻研討會”上,國家圖書館少兒部—少年兒童館副研究館員胡宏哲表示,大量電子資源的出現,影響青少年閱讀習性,給公共圖書館界的閱讀推廣帶來全新的挑戰,希望業界探索短視頻和閱讀推廣的結合點。
實際上,圖書和短視頻已經在融合成長。據《2022抖音知識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1月到10月,抖音知識類作品發布數量增長35.4%,其中圖文知識內容發布數量增長167%。
國家圖書館少兒部副研究館員胡宏哲。供圖胡宏哲稱,短視頻成為青少年生活中的一環,大量數字資源的出現,其方便、快捷、經濟的條件,都使得電子閱讀快速流行。
“一般認為,基于紙質的閱讀相對來說會讓讀者更容易進入到一種深度閱讀的狀態。所以,對公共圖書館界來說有一種觀點,在數字閱讀的環境下,讀者每天接觸到的信息,看到的超文本其實都是一種相對淺層的、一種泛娛樂化傾向的形式。”胡宏哲稱,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在這種信息環境之下成長起來的讀者,會不會只停留在認知的表面,然后再也不能推動他的深度思考?
“面對電子閱讀的壓倒性優勢,努力在青少年讀者的群體中培育、維持和強化這種沉浸式閱讀的行為和習性,維系一種閱讀生態上的總體平衡,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一件事。”胡宏哲稱。
不過胡宏哲強調,“數字文明對人類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一時難以看出,也沒有必要過于擔心。對于包括短視頻在內的數字化電子閱讀方式,一味地把它拒之門外也不是科學的態度,關鍵是去了解它,然后掌握它、利用它。”
據胡宏哲介紹,相關方正在探索兩者結合點,例如邀請創作者和知名閱讀推廣人,從他們的角度為孩子們錄制視頻,帶孩子們一起去欣賞圖書;在一些節點上讓青少年去參與內容創作,讓孩子們自己來朗誦這些典籍,錄成短視頻或者是音頻等。
“通過這些活動,我們考慮的還是希望能夠通過短視頻最終把孩子引導到紙質書的閱讀上,我們希望短視頻永遠是和紙質書閱讀掛鉤的,不想把兩者對立起來。”胡宏哲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