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網融合,匯聚科技創新之力
近年來,中國電信緊跟時代趨勢和產業發展需求,全面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依托自身云網資源優勢,持續提升技術研發和服務創新能力,在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果。不僅為客戶提供了一流的數智化服務,也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
在AI應用方面,中國電信推出全球首款以云網融合為核心架構的“星河AI賦能平臺”,是業界首個百億參數級別的城市治理大模型??蓪崿FAI能力一鍵下發、快速部署、全場景應用,在四川、安徽等九省進行廣泛部署和應用,賦能多省基層治理,接入超1493個鄉鎮。
上網即上云,萬物皆可“云”,天翼云電腦2.0在本次大會上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參觀,依靠“安全可靠”“高效便捷”“低成本”“自主可控”四大優勢已得到眾多用戶青睞,目前正廣泛應用于教育、醫療等行業場景。
“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堅實底座,也是中國電信發揮云網稟賦的關鍵因子。目前中國電信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立體泛在網絡,在“2+4+31+X+O”的天翼云布局基礎上,構建“中心-?。吘墸恕钡乃募壦懔w系,打造可滿足多個大模型同時訓練的公共智算中心。
位于天津武清區的京津冀大數據智能算力中心作為中國電信“天翼云”全國四大云計算核心基地之一,以毫秒級的最優時延實現了京津冀網絡全覆蓋及滿足跨區域的數據計算和信息協同,助力疏解京津冀經濟圈的金融、互聯網、云服務等產業的算力需求。
此外,中國電信還展出基于云原生和跨域大規模調度技術的平臺“息壤”,這些成果展示了中國在云網融合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和行業領先地位。
展“翼”而來,硬核數智科創成果齊亮相
依托在云網融合領域的豐富經驗和獨特優勢,中國電信的研發實力持續增強,硬核技術成果層出不窮。
在衛星移動通信方面,中國電信依托 “天通一號”衛星系統實現對中國領土、領海的通信網絡全面覆蓋,在海洋漁業、應急救援、旅游探險、物聯網等多個應用場景中提供關鍵的通信支持。在應對“杜蘇芮”災害的過程中,中國電信北京公司聯手中國電信衛星公司為當地政府提供了超過526部衛星電話。這些設備像千里眼和順風耳一樣,確保了通信暢通,在救災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展會上,裸眼3D屏與數字人互動區特別引人注目,成為展會現場的“活躍擔當”。站在裸眼3D屏前,觀眾仿佛被帶入了一場視覺奧秘之旅,探索真實與虛擬的感官世界,引得人群紛紛駐足、打卡、拍照留念。數字人技術,通過整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及語音識別等前沿技術,能精準模擬人類的外貌、表情和動作,呈現出自然流暢的人機交互體驗,吸引了大量觀眾在互動區與數字人斗舞、互動。這些展項也生動展現了中國電信在人工智能、智能化場景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今年ChatGPT在全球掀起了大模型熱潮,這場熱潮背后的本質則一場算力的競爭。23年發布,依托中國電信31省算力集群的千億參數語翼(TeleChat)大模型,在算力層面無疑擁有巨大的先天稟賦,能夠為金融、文旅、教育等行業打造綜合性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在量子通信方面,中國電信展示了基于“定制終端+國產芯片”,融合“量子密鑰+國密算法”,打造量子安全服務平臺,推出行業首個量子安全通話系統。在應急救援方面,打造無人機系列產品體系,助力公安政法、城運管理、應急通信、交通能源、水利巡視等行業場景。
在安全方面,中國電信全面構筑全棧網絡安全核心能力,融合云、網、邊、端,提供統一防護,保障基礎設施,日均阻斷億次病毒傳播。此外,如5G新通話、天翼視聯網等其他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案均在展會上為大眾呈現,這些成果展示了中國電信在推進通信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所做出的持續努力和成就。
變革創新,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科技創新成果如何運用到實踐,推動社會進步,是每個科技企業的責任和追求。本次展會,中國電信不僅展示了其技術實力,還展示了在應急、工業、衛健、教育、政務、金融、文宣、住建等多個領域的實踐成果,展示了中國電信為社會服務的能力和決心。
在工業行業,依托的雙千兆光網技術方案,打造“5G+F5G工業互聯網平臺”。
在衛健行業,中國電信推出的"醫療影像云"服務,打造出真正能夠進行普及且極力惠民的智能化醫療服務。
在教育行業,中國電信天翼云近年來助力眾多的教育管理單位、高校、中小學等完成云化應用落地,解決了教育單位自建數據中心擴容更新慢等問題,為教育單位節省成本。
在政務行業,中國電信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積極推進數字政府關鍵基礎設施各項能力全面升級,助力數字政府建設工作。
在金融行業,面對復雜多變的金融詐騙手段,中國電信依托其強大的DNS監控能力和龐大的數據資源,既能精準監控和識別詐騙行為,從而降低人民的財產損失,又能幫助銀行避免因誤判而引發的用戶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