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Cap是目前解決5G行業終端、模組成本高的有效手段,備受業界關注。”近日,在通信世界全媒體主辦的5G RedCap技術與物聯網應用創新研討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終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曹蕾提出,當前是RedCap的發展初期,預計2024年起將逐步起量、規模發展,走上商用之路還需產業各方共同努力。
5G深入行業領域,機遇與挑戰并存
5G作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在全球經濟復蘇的關鍵時期,不僅為個人用戶提供了高速、低時延、高可靠的網絡體驗,也為各行各業提供了更高效、更智能、更靈活的連接能力,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2年,我國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45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3.49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間接拉動投資累計將超過3.5萬億元。全球移動經濟發展報告指出,5G將使全球受益超9500億美元。
5G技術的應用,不僅加速了產業轉型升級,也成為數字社會建設的新基石。中國移動積極打造全球最大、技術領先的5G精品網絡,為客戶提供無所不在的網絡。目前,中國移動打造的5G基站數已經超過170萬,實現了城區、縣城、鄉鎮連續覆蓋,重點區域、重點場景、發達農村有效覆蓋,5G套餐客戶數達6.99億。同時,中國移動通過5G ToC網絡和5G ToB網絡的靈活定制和融入生產,讓5G成為主力承載網絡,助力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中國移動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在智慧港口、智慧礦山、智慧工廠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實現了全國前十集裝箱港口全落地,覆蓋27省,落地項目近3000個,成為工信部綻放杯五連冠企業,擁有5G行業案例20000余個。
“輕裝”上陣,中國移動積極推動RedCap應用加速
5G技術的深入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移動通信技術在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5G技術的成本、能力與行業需求不匹配,導致其融入行業面臨一定困難。
針對5G應用過程中遇到的模組成本高、終端功耗高、并發容量高、覆蓋要求高、時延要求高、適配難度高等典型痛點問題,RedCap技術應運而生,不僅彌補了5G網絡中高速空白,使得終端成本與技術性能達到平衡,還促進了潛在5G應用場景的多樣化發展。
中國移動聚焦標準、技術、產業、測試、應用等關鍵環節,開展全方位一體化布局,推動RedCap技術成熟、產業繁榮和應用加速。
標準制定方面,中國移動聯合產業界完成3GPP RedCap R17核心標準制定,主導RedCap專屬初始BWP等多項核心標準制定。
此外,中國移動參與完成以RedCap技術為核心的《5G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輕量化(RedCap)終端設備技術要求(第一階段)》等行業標準立項,并聯合產業牽頭《5G輕量化通用模組技術要求(第一階段)》行業標準立項。
技術研究方面,中國移動完成可穿戴設備、工業無線傳感器、視頻監控等典型場景與RedCap技術的適配性分析,制定RedCap技術要求,并于2022年6月發布業界首個《5G RedCap技術白皮書》。
產業發展方面,中國移動勇擔移動信息現代產業鏈鏈長,發布技術需求、組建RedCap戰隊,全環節拉通端到端產業,聚焦資源協同推進,加速RedCap產業成熟。
測試驗證方面,中國移動在信息港建立RedCap多廠商能力互通試驗環境,于2022年10月攜手主流網絡設備廠商和芯片廠商,完成規模組網環境下的兼容性、覆蓋、時延等能力測試驗證,結果表明,5G RedCap可以較好地滿足多種業務場景需求,網絡已具備規模商用技術能力。
曹蕾表示,RedCap是目前解決5G行業終端、模組成本高的有效手段,備受業界關注。當前是RedCap的發展初期,預計2024年起將逐步起量、規模發展,走上商用之路還需產業各方共同努力。為此,曹蕾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共推產業、打造優勢。端到端產業盡快支持并完善RedCap相關特性,與5G原生技術融合,打造技術競爭優勢。
二是拓展應用、打造標桿。中國移動將攜手行業客戶,共同打造RedCap典型應用,以應用示范帶動規模提升。
三是政策引導、強化支持。促進跨行業需求對接,促進行業客戶選擇5G RedCap進行技術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