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專線】歐洲企業聚焦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覓“新藍海”
中新社重慶9月5日電 (張旭)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2023智博會”)9月4日至6日在重慶舉行,展會期間,多位歐洲參展商告訴中新社記者,正聚焦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這片“新藍海”,覓企業發展機遇。
9月4日,2023智博會在重慶開幕,來自意大利等地的展商們正在交流。 中新社記者 張旭 攝“我們跟寶馬、奔馳、奧迪等傳統車企供應商長期合作,目前也在轉型,與新能源車企供應商合作。”意大利薩馬克(SAMAC)集團商務助理王婧說,企業可為客戶提供非標準化的定制型智能裝配、測試系統,主要為汽車零部件等產品提供硬件服務,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安裝超1000條設備線。
2021年,意大利薩馬克集團在江蘇常州成立全資子公司,起因也與中國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有關,公司的客戶——另一家來自意大利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就在附近。
這次來渝參展,王婧和同事們也在四處逛展,尋找“潛在客戶”,展會結束后,也受大會主辦方邀請,到當地一些企業參觀。“重慶是制造業重地,也是汽車城,我們對此行充滿期待。”王婧說,去年曾受邀參展2022智博會,收獲頗豐,相信今年收獲會更大。
9月4日,2023智博會在重慶舉行,匈牙利展商帶來的全電敞篷跑車吸引市民圍觀。 中新社記者 張旭 攝智能掛車的車軸、全電敞篷跑車……在2023智博會匈牙利展臺,Cobera Automotive公司的產品引人注目。這些展品都是從歐洲空運而來,到“汽車城”重慶與民眾赴“一面之約”。
“我們這款敞篷跑車,目前僅在美國預售,這次是它在中國的第二次亮相。”Cobera Automotive公司總設計師Andras Voloscsuk說,作為一家主要從事高端汽車和智能掛車研發的匈牙利企業,公司的很多汽車零部件都是從中國進口。
“汽車是一個龐大的行業,也是一個充滿競爭的行業。”這位總設計師表示,近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成績可觀,未來希望有機會在技術和知識產品等領域,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
“我們是在2014年左右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他還提到,自己從事輕型運動飛機設計20余年,近年“跨界”到新能源動力產品(如汽車、無人機等)研發、設計,轉變并不意味著原有優勢的失去,反而可能更加凸顯。在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方面,企業未來也會根據實際,實時調整,在他看來,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是個不錯的選擇”,這種配套不僅有相關軟硬件,也包含研發、設計等領域。
9月4日,2023智博會在重慶舉行,外國展商帶來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吸引眾人關注。 中新社記者 張旭 攝相比前兩者,意大利羅博力斯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工程師張靜鐵的感受更為明顯。“當前,新能源車企間的競爭已經很激烈,相比此前,會更聚焦成本控制等方面。”他稱,這會讓汽車配套企業“難受”,也將觸動相關的轉型升級。
意大利羅博力斯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NC程序的仿真與優化(以類似數字孿生的方式提供相關服務)業務,在汽車零部件生產領域,也有穩定的客戶,在產品設計期間、投產前,進行模擬,預測相關差錯、事故和不足之處,為企業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張靜鐵稱,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升級轉型,也給他們這類軟件配套企業帶來了新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