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疆喀什9月15日電 題:新疆喀什:進出口總值將破500億元 “一帶一路”倡議動力強勁
中新社記者 關雪昭 孫亭文
“2023年1月-8月,喀什地區進出口總值將首次突破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超過2022年全年進出口總值。”新疆喀什海關相關負責人近日接受“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媒體采訪團采訪時如是說。
今年前7月,喀什地區進出口總值420.8億元,同比增長127.7%,貿易總值和增幅均排名新疆第一。2022年,喀什地區進出口總值為493.1億元,同比增長113.3%。有分析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喀什地區外貿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9月14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媒體采訪團就喀什綜合保稅區發展情況進行集體采訪。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 攝喀什綜保區已成南疆對外開放新高地
今年前7月,喀什綜保區進出口總值218.2億元,同比增長178%,占喀什地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1.9%,平臺作用、帶動效應和拉動外貿增長功能、作用愈發凸顯。
該綜保區于2015年4月封關運營,是新疆南疆唯一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先后獲批自治區跨境電商試點園區、新疆首個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喀什地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先行示范園區等。具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區位優勢的喀什,以綜保區為引擎,無縫對接“中巴經濟走廊”。
受益于“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2020-2022年,喀什綜保區進出口貿易額翻番增長,增速大幅提升,在整個喀什地區外貿的占比從“個位數到十位數”再到“半壁江山”,充分證明綜保區已成為喀什地區對外開放的大平臺、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節點以及南疆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8月22日,喀什海關關員監管中國喀什—巴基斯坦伊斯蘭堡首票TIR國際公路運輸車輛。 林媛 攝中國-巴基斯坦首票TIR運輸業務在喀什啟動
今年8月22日,滿載79噸貨物的5輛貼有“TIR”(《國際公路運輸公約》)標識的外籍車輛,在喀什海關關員的監管下,從海關監管倉庫駛出,途經紅其拉甫口岸,用3天左右抵達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標志著中國-巴基斯坦首票TIR運輸業務啟動。
據介紹,TIR運輸業務豐富了新疆跨境運輸模式,有助于喀什地區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南疆重要支點,同時打通了中巴經濟走廊國際物流新通道。有評論指出,這不僅是中巴經濟走廊陸運綠色通道的疏通,更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便利化和經貿繁榮的有力支撐。
今年是“一帶一路”重要先行先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啟動10周年,業內人士表示,中巴開啟TIR運輸后,可進一步助力企業享受通關便利。受益于各國海關監管互認,TIR運輸貨物全程施加關鎖,沿途海關原則上不開箱查驗,大幅簡化通關流程,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提高貨物通行效率、節約運輸時間和成本,將助力喀什地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圖為喀什海關工作人員辦理相關業務。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 攝喀什地區對中亞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迅猛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喀什地區依托區位優勢,與中亞五國經貿往來日益頻繁,特別是農產品出口增長強勁,越來越多的喀什特色農產品進入中亞市場,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今年1-6月,喀什地區對中亞五國農產品出口1.9億元,同比增長60.9%。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7月,喀什地區單一貿易伙伴國和地區由上年同期的91個拓展到116個;與中亞五國進出口總值384.3億元,增長134.5%,占喀什地區進出口總值的91.3%。
近年來,喀什地區搶抓國家建設中歐班列南通道和中吉烏鐵路的歷史機遇,加快推進喀什國際物流港建設,中歐班列運量持續快速增長,為培育壯大以喀什為節點的中歐班列南通道提供了重要支撐。
喀什海關方面表示,將加快推進‘智關強國’行動和智慧海關建設,實現與地方“智慧口岸”建設緊密結合,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進出口企業來喀什地區通關過貨做貿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