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精品一区-日韩专区一区-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市值652億!Arm創今年全球規模最大IPO

數碼
TIME
2023-09-16 10:25
通信世界全媒體
分享

9月14日,軟銀控股的芯片設計公司Arm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每股定價51美元,估值約545億美元。上市首日,Arm股價暴漲25%至63.59美元,公司估值漲至超過6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4700億),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

特殊地位:芯片世界的基石

Arm占據移動芯片霸主地位已久,Arm架構是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的CPU架構,迄今已哺育出2500億顆芯片,覆蓋了全球99%以上的智能手機市場,從最小的傳感器到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都有著Arm CPU的身影。作為芯片設計領域的領導者,Arm幾乎卡著全球科技巨頭的“脖子”。

Arm招股書顯示,超過260家公司報告稱在2023財年已出貨基于Arm的芯片,包括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如亞馬遜和Alphabet)、主要的芯片供應商(如AMD、英特爾、英偉達、高通和三星)、汽車行業巨頭、領先的汽車供應商、物聯網創新者等。基于先進的處理器IP技術,通過收取許可費和專利費,這家成立于1990年的半導體和軟件設計公司一步步成為世界先進計算的基石。

Arm表示,Arm CPU上運行著世界上絕大多數軟件,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PC、數據中心、網絡設備、車輛的操作系統,以及智能手表、恒溫器、無人機、工業機器人等設備中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全球大約有70%的人口使用基于Arm的產品。在財務方面,Arm年營收也從2016財年的15.6億美元,增長到2022財年的27.03億美元,六年增長接近73%。

與其他公司一樣,Arm也經歷了幾個重要節點,1998年,Arm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開上市;2016年,Arm軟銀集團以320億美元收購并私有化;2020年,Arm被英偉達收購宣告失敗,在此過程中,Arm一路成長。Arm首席執行官Rene Haas表示,如今的Arm與2016年軟銀收購并私有化時已大不相同,其增長不再僅僅由智能手機市場定義,其芯片架構還進入了更多的移動設備、云基礎設施、汽車和物聯網產品中。

上市資本局:大客戶和投資者高度重合

正是由于Arm在芯片行業的特殊地位,其上市進程一直備受關注,9月11日,Arm表示已獲得10倍超額認購,而這歸功于負責承銷的投行和基石投資者們的大力支持。早在Arm披露招股書前,就有多家大廠表達了參與投資的意愿,最終蘋果、英偉達、三星、AMD、谷歌、英特爾、聯發科、臺積電等約10家企業進入基石投資者名單,認購總額為7.35億美元。

據了解,基石投資者不會影響軟銀對Arm的控制權,它們只獲得極少的股權,90.6%的普通股股權仍由軟銀持有,認購金額遠遠低于此前預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軟銀不愿意股份被稀釋。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Arm的主要客戶Alphabet、AMD、英特爾、英偉達和三星等公司,與基石投資名單高度重合。不同于投行看中IPO認購金額,基石投資者們顯然各有心思,更加看中Arm的長期價值,通過投資與Arm深度綁定,從而穩定迭代自己的Arm產品。當然Arm選定這些投資者也將使Arm生態更加穩定,畢竟外部還有RISC-V和X86的威脅。

不過,在這場資本局中,最大的獲益者是軟銀,Arm上市將極大改善軟銀集團及愿景基金的財務狀況,也為孫正義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據悉,軟銀已經連續兩個財年出現凈利潤虧損,愿景基金的投資組合近年來也一直面臨虧損,此前為了提高資金流動性,軟銀曾大規模出售旗下各類資產,并推動Arm與英偉達的收購交易,收購失敗后,又一直積極推動Arm上市,今天也算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探索共贏模式,上市對中國利好?

在中國,基于Arm架構的芯片生態已然非常成熟,2023財年中國大陸為Arm貢獻了25%的營收。作為Arm向中國客戶轉授Arm IP許可的獨家分銷商,迄今為止,安謀科技在國內的授權客戶超過370家,累計芯片出貨量突破300億片,拉動了下游年產值過萬億元規模的科技產業生態。

但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一直未曾停止,尤其在芯片領域,去年12月,Arm已公開宣布不再授權Arm架構先進版本給中國,國產Arm廠商將也早就被迫停止迭代,因而中國芯片產業對Arm的上市進程十分關注,對其造成的影響存在爭議。

有人認為,隨著美國的制裁愈演愈烈,Arm在美國上市勢必成為美國對我國半導體“卡脖子”的又一大利器。也有人認為,Arm上市對中國芯片產業影響有限,即便Arm不再授權新架構,但因為其進化升級相對緩慢,短時間并不會對中國芯片產業造成大的沖擊,將給中國廠商獨立自主發展的時間機遇。當然,還有一種聲音表示,一定程度上,Arm上市對中國利好。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表示,在中美博弈的情況下,我國半導體產業與歐美等國家依然處于深入融合交織的狀態,中國有龐大的市場,完全和中國脫鉤,是國外企業的損失。而Arm上市之后,它的商業屬性會進一步增強,需要對股東、利潤負責,面對貢獻四分之一收入的中國,Arm反而需要以更靈活的方式對待,雙方或可探索更多雙贏、多贏的合作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安謀科技也從事芯片知識產權的開發與技術支援,其自研產品線包括“周易”NPU、“星辰”CPU、“玲瓏”ISP,涉及AI、物聯網等多個領域,在中國本土授權客戶已超過160家,累計出貨量突破2億顆。從安謀科技此前的行事作風來看,國內企業或許不會被完全限制。畢竟Arm在招股書中也表示,Arm和軟銀集團都無法控制安謀科技的運營,安謀科技獨立運營。

不過,在內憂外患之下,我國芯片產業還是留個后手,發展RISC-V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近年來,平頭哥、華為、中科院等國內大廠和科研機構都展開了RISC-V的相關布局,有自主知識產權,且已經設計和制造出商業化的高端芯片。RISC-V基金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基于RISC-V架構,已經誕生了100億顆芯片,其中一半來自中國。與Arm相比,RISC-V最大的好處就是開源和免費,將為我國芯片帶來了“自主可控”的發展契機。

但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RISC-V產業目前發展仍處于初期,生態尚不成熟,獨木難成林,仍需產業鏈共同發力。RISC-V非常適用于移動設備、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當下雖不能與Arm同日而語,未來卻必能一較高下,而我國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值得關注的是,為Arm貢獻了11%收入的高通此次并沒有投資,其減少對Arm依賴的意愿不言自明,其實在上半年,高通就曾聯合蘋果等13家企業發起了RISE聯盟,共建RISC-V的軟件生態。

押注AI,Arm將走向何方?

在全球經濟放緩期間,處于芯片產業上游的Arm同樣感受到了消費電子疲軟帶來的“寒氣”,截至今年3月底的12個月里,其總銷售額26.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7億美元。但不可否認的是,Arm仍然是一家護城河穩固的盈利公司,2021財年、2022 財年、2023財年,Arm毛利率分別為93%、95%、96%。

踏波逐浪御風而行,擴大現有市場份額、進入新市場是Arm的增長策略,因此近年來除了繼續深耕智能終端領域,Arm也不斷擴大業務范圍,在服務器、汽車市場取得新進展,數據顯示,2022年,Arm在云計算方面的市場份額約為10%,在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為40%。Rene Haas在路演中表示,Arm CPU的用途將擴大至面向汽車和數據中心等,再加上人工智能的推動,需求將持續擴大。

Arm在招股書中指出,五大關鍵趨勢正在推動半導體產業增長和發展,分別是智能互聯設備激增;對高性能、高能效計算的需求不斷增加;設計前沿解決方案的復雜性和成本不斷增加;更多企業選擇內部開發和定制芯片;全面支持人工智能計算,這些趨勢將給Arm帶來更大的機遇。

其中,人工智能是Arm最期待的東風,Arm在招股書中寫道,CPU在AI系統中十分關鍵,因其或全權負責AI工作負荷,或與GPU、NPU搭配運行AI。與之呼應的是,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曾經表示,如果沒有Arm CPU和IP授權,英偉達就無法造出現在AI公司爭搶的H100等超級AI芯片。與英偉達合作是Arm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大亮點,英偉達最新發布的下一代DGX GH200 Grace Hopper超級芯片,專為ChatGPT等大模型設計,采用的就是英偉達的Hopper GPU架構和Arm的CPU架構。

同時,在Arm 2023全面計算解決方案中,Arm也已在最新的ISA、CPU和GPU中添加了新的功能和指令以加速未來的AI和機器學習算法。不過,Arm也坦言,自家CPU架構并不適合最新的人工智能算法,但Arm已經增強對CPU架構的軟件支持廣度,以便基于Arm架構的人工智能在更多設備上運行。至于未來能否跟上新一輪人工智能浪潮,還要看Arm是否后繼有力。

值得一提的是,面向未來,Arm將總潛在市場(TAM)定義為包括所有可包含處理器的芯片,因此其TAM包括智能手機、個人電腦、數字電視、服務器、汽車和網絡設備中的主控制器芯片。Arm估計TAM將以6.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12月31日達到約2466億美元。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刊載之目的為傳播更多信息,如內容不適請及時通知我們。

相關熱點

  《科學報告》14日發表的一項人工智能(AI)研究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AI機器人在創造性思維任務上或能超越一般人類,該任務要求受試者想出日常用品的替代用途(發散性...
智能AI
  “雙腳”躍上臺階,并在草叢、泥濘路面上穩定行走;“手指”自如地握住瓶子,抓握投遞籃球,甚至嫻熟地進行咖啡拉花;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加持下,聽到“口渴了”的指令,可以轉身...
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