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衢州市科協聚焦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科技、文化、醫療、教育等實際需求,創新科普形式,高質量推進送科技(科普)服務和活動下農村進禮堂活動,助力農民科學素質提升,實現基層群眾共享科普成果。十年來,全市開展“科普進文化禮堂”活動共計2300余場,參與群眾達60余萬人次。
一、優化志愿服務,讓科普“行有所往”。以“科普大篷車”為載體,成立“衢州市科協科普大篷車志愿服務隊”,吸納全市130余名專業人才組建“衢州市科普講師團”,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農民科技知識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銀齡跨越數字鴻溝”、衛生健康科普等科技科普志愿服務活動,“零距離”為群眾解決生產技術難題、送去“精神食糧”,有效推進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使文化禮堂真正成為農村科學傳播和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截至目前,市科協“科普大篷車”累計行駛44萬余公里,2022年被中國科協科普部表彰為“明星車隊”。
二、優化“雙減”服務,讓孩子“心有所向”。以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為牽引,整合全市科普資源,利用衢州學院和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本地高校優質師資,建立了一支由33名博士、教授組成的“博士講科普志愿服務隊”,深入農村學校開展“博士講科普”志愿服務活動,累計103場次,服務中小學生4萬余人次。聯合社會教育機構,創新活動方式,積極引進《加油!科學+》科學秀表演等活潑多樣的科普節目,累計開展各類科普表演和互動交流活動27場,參與活動群眾達1.5萬人次,讓農村文化禮堂真正“活”起來。每年暑期,組織全市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走進農村文化禮堂開展科普講座、機器人巡展、科技小制作等暑期青少年公益科技志愿服務活動,將科學的“種子”播向農村,讓農村的孩子們感受到科技的無窮魅力。
三、優化“數智”服務,讓群眾“需有所應”。借助數字化手段助推科普進文化禮堂活動。依托衢州市政企通平臺建立“你點我來”科技服務應用,為群眾提供“一網”通辦服務,打通基層科普“最后一公里”。針對群眾在農技、健康等領域的實際需求,結合當地文化禮堂實際情況,開展“群眾點單”“科協派單”“專家接單”的定制式服務,自2021年6月上線以來,市科協“你點我來”科技服務應用已走進全市1301個文化禮堂,實現線上點單并開展線上線下互動性科普活動543場次。
作者: 杜韻 來源: 衢州市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