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2023世界5G大會上,5G與智慧礦業論壇成功舉辦。礦業是5G賦能成效最為顯著的行業之一,已經催生了5G+智能采煤、5G+智能掘進系統、5G無人礦卡、5G+智能倉儲系統等眾多應用場景,成為礦山安全、高效、低碳生產的重要助力。
本屆論壇以“5G賦能智慧礦業,激發新質生產力”為主題,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葛世榮擔任論壇主席,以及來自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華為、鄭州煤礦機械集團、河南能源集團、中興通訊、中科慧拓、北礦智能的專家演講,探討5G更好地賦能智慧礦業,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監察專員陸南女士為大會致辭指出,礦山行業已成為5G應用的重要工業領域,通過發揮5G大寬帶、低時延、廣連接的優勢,可實現礦山開采作業的遠程控制、高效傳輸等。“5G+礦山”為我國礦山智能化建設提供了新動能、新路線和新方案,應聚焦標準體系建設、政策支持、示范引領、技術突破、裝備升級等,推動礦山智能裝備核心零部件、傳感器等研發應用,加快災害嚴重、高海拔礦山智能化建設,加快危險繁重崗位的機器人替代。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監察專員陸南女士
論壇主席葛世榮同時發表了主題演講。他指出,中國各類礦山約有3萬個,從業人員超過540萬人,增安、提效、減人、低碳,這是智慧礦山面臨的歷史任務。以煤礦為例,已建設了1400個智能采煤工作面和智能掘進工作面,部署了1000多臺煤礦機器人和300多臺無人駕駛礦車。上述投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體來看礦山智能化常態運行率較低,要常態化地可靠運轉,是業界努力的方向。葛世榮強調,業界除了關注裝備智能,還要關注數據智能、算法智能和流程智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葛世榮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總經理李延河表示,集團大力引進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全面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煤礦智能化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走在了河南省前列。在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具體實踐中,集團突出“四個注重、四個著力”。一是注重多網融合運行,著力打造統一數據傳輸網絡;二是注重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筑多聯互通平臺底座;三是注重核心業務賦能,著力提升采掘裝備智能水平;四是注重輔助系統改造,著力拓展“5G+”多元應用場景。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總經理李延河
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范濟安博士從運營商的視角,探討了5G對礦業的價值。他指出,5G在井下礦的規模應用還存在一定的限制,包括井下設備、無線電發射功率等,影響了5G技術特性的發揮。中國聯通和安標國家中心合作,近期將會有重大突破。中國聯通將持續投入礦山智能化,并盡快制定大功率防爆5G基站安標審核技術標準,突破對發射功率6W的限制,增強5G基站在井下的安全覆蓋半徑。
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范濟安博士
論壇還設置了產品發布環節:中國聯通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寧波硅步礦山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發布了《基于通感一體技術的礦山安全監測系統產品》。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創新業務部副總工程師、通感一體產品負責人劉中國進行了講解。
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創新業務部副總工程師、通感一體產品負責人劉中國
在論壇下半場,中國電信集團礦山專班負責人王睿首先發表演講,介紹了中國電信5G智能礦山實踐探索。他認為,目前礦山的各個主要應用場景智能化程度依然較低,通過5G、大數據、云、AI等技術賦能,未來可以大幅推進礦山智能化。中國電信打造了“5+1+1”礦山全棧能力,并將發布面向礦山的大模型產品,已和一些行業客戶達成了意向合作。
中國電信集團礦山專班負責人王睿
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副總經理陳豫蓉女士則透露,中國移動已經在全國落地500多個礦山項目,且是智慧礦山項目獲獎最多的運營商。通過項目沉淀,中國移動形成了一網、一云、一平臺和N個應用、N個專業系統的整體架構,通過私有部署和云化部署的模式,滿足礦業企業的差異化需求。
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副總經理陳豫蓉女士
華為礦山軍團解決方案副總裁劉守文認為,智能礦山建設是沒有終點的長途旅程。5G正在賦能,但能力受到限制,華為聯合運營商推進低頻5G技術,帶寬提升3倍、容量提升5倍、上行達到1Gbps,并實現了本安化驗證,已在部分礦企應用,得到了很好的反饋。他還暢想了5G在礦山領域的未來應用:露天礦邊坡檢測、無源IoT、星閃技術。
華為礦山軍團解決方案副總裁劉守文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王永強博士講述了5G應用的煤礦實踐。在5G+智能開采方面,鄭煤機打造了一套“智采系統”, 5G和F5G作為承載,實現了地面遠程控制、移動分布式控制、井下智能穿戴、機器人智能巡檢等應用。在5G+智能制造方面,基于5G技術實現了加工自動化、物流自動化和信息自動化。他強調,5G應用還處在初級階段,未來還有更加豐富的智能化場景。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王永強博士
河南能源集團總調度中心副主任侯尚武介紹,通過探索部署井下5G專網,打造了69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90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基本實現遠程少人作業,同時建設了超過200個無人化機房。除了井工礦,集團在各個業務領域均有5G應用。5G應用還要深入,實現煤炭作業“從現場到遠程、從井下到井上、從黑領到白領”的轉變。
河南能源集團總調度中心副主任侯尚武
中興通訊礦山行業市場總監史博智認為,我國智慧礦山已經完成“從0到1”的轉變,下一步是“從有到優”。5G帶來了作業模式的變革,包括從機械化到自動化、從單機到全局智能聯動。中興通訊基于變革趨勢,正在往設備輕量化、裝備無線化、作業無人化、數字接入平臺化、操作智能化“五化”方向發展。目前,中興通訊已服務30多家頭部礦企客戶,參與了全國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中近半數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中興通訊礦山行業市場總監史博智
中科慧拓聯合創始人王健分享了礦山無人駕駛應用。作為行業應用供應商,中科慧拓和通信企業達成了廣泛合作,打造了礦山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包括單車軟件、平臺和裝備三大產品線。他強調,在無人駕駛礦卡中,5G不止是通信技術,還是非常重要的算法迭代驅動平臺。中科慧拓在國內礦山無人駕駛市場已經處于領導地位,正在布局海外礦山市場。
中科慧拓聯合創始人王健
最后是北京北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管控中心經理馬朝陽女士的分享,她談到國內礦山正在從淺層資源向深層資源開采邁進,這必然帶來生產成本上升、生產效率下降、安全風險增加,礦業呼喚低碳、綠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發展。北礦智能作為智能礦山方案規劃與設計領軍企業,從平臺建設、要素匯聚、服務賦能和生態培育方面,賦能礦山的數字化轉型。
北京北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管控中心經理馬朝陽女士
通過本屆5G與智慧礦業論壇的嘉賓分享,可以看到智慧礦業當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還有巨大的空間等待業界挖掘。隨著5G技術與礦業不斷融合,5G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發揮,場景化應用更加深入,智慧礦業的前景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