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夏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下稱“研究中心”)近日完成“全域興趣電商消費者體驗研究報告”,并在北京舉行“全域興趣電商中的消費者體驗提升研討會”。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侯軍在參會時表示,全域興趣電商和直播帶貨類的后端案件并不多,是因為相關平臺在前端推出的糾紛化解機制,作為一個“類仲裁”或“準仲裁”機構化解了較多潛在問題。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侯軍在研討會上發言。主辦方供圖。侯軍直言,整體來看,估計電商平臺可能每天會接到大量的投訴或反饋問題,基本上在平臺就可以化解?!罢嬲胶蠖耍舶ㄎ覀冊谙麉f等各級行業協會行政調解,再過濾到司法實踐中的確實少了?!?/p>
侯軍從作為消費者角度分享感受稱,抖音電商、京東等等,這些平臺治理的體系化和規則化很用心也很完善,涵蓋了方方面面,平臺在提升消費者體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幾年我們統計消費類直播帶貨糾紛案件數量增長,虛假宣傳是第一位的,占比62.86%,其他還有產品質量瑕疵、未按時交付等,再有就是直播購物有虛擬性、時滯性、隱蔽性等,消費者真起訴后證據留存很難,舉證能力弱,也存在多元主體責任界定模糊,因為主體不同,經營模式涉及到法律定位不同,比如說主播或是直播間運營者可能同時兼多種身份,廣告經營者、廣告代言人、產品銷售者、生產者等。
對此,侯軍給出六項政策建議。一是深化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二是強化平臺監管責任;三是建立一個行業性的直播帶貨運營合規指引,比如抖音電商的相關指引就很詳細;四是推動設立網絡主播的信用評價體系;五是在多元化解決機制上能進一步加速;六是能夠構建一個專業化審判機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