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工業化的戰略基石,正在助推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進而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奠定堅實基礎。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實現工業全要素、各環節信息互通的關鍵樞紐。“5+2”國家頂級節點體系的全面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已構建起自主可控、開放融通、安全可靠的新格局,開啟了工業互聯網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時代。
深入行業應用,標識“貫通”蓄勢待發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貫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和主旋律之一。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工業互聯網產業轉型與升級的重要節點。在此期間,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伴隨著新模式、新業態的廣泛推廣和應用,工業互聯網產業的綜合實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進入2024年,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將邁向新的征程。未來的重點將聚焦于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深化應用領域,并致力于實現標識在重點產業鏈中的全面“貫通”。
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將加強政策引導,出臺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實施標識“貫通”行動,出臺一批工業互聯網細分行業應用指南,進一步優化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環境,促進規模應用。
這意味著,工業互聯網標識價值將繼續“升級”,承載“貫通”千行百業使命,為新型工業化貢獻力量。
回顧2023年,標識“貫通”的概念已經被多次提及。4月27日,在工信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深化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構建新型工業化關鍵引擎”專題輔導報告會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首次提出,出臺實施標識“貫通”三年行動計劃。
11月20日,在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金壯龍在為大會致辭時再次提到,工信部將深入開展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發揮龍頭企業牽引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12月13—14日,首屆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創新大賽在重慶落下帷幕。大賽評審委員會副主席常如平針對我國如何推進標識“貫通”時表示,可以從政策、標準、評價方面著手,自上而下抓“貫通”;推動底層源頭標識的標準化、通用化,自下而上推進“貫通”;抓生態體系建設,提升服務支撐能力,促進標識“貫通”。
事實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其迅猛發展的勢頭不僅彰顯了技術創新的活力,也反映了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不過,標識“貫通”深入行業應用的前景雖然非常廣闊,但實現這一目標也需要長期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表示:“工業互聯網標識的系統性研究、謀劃、建設推動工作已經過去了10年,接下來是第三個5年計劃,要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打造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繼續努力。”
“加快推動標識解析規模化發展需要持續謀求發展合力,著力破解基礎性關鍵難題,不斷提升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應用賦能水平。要以節點設施為重要載體,以場景應用為主要抓手,以產品及服務能力為核心任務,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引領,合作共贏構建全新的標識‘貫通模式’。”金鍵補充道。
地方提前行動:推動標識“貫通”實施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深入發展,各行各業對標識應用的需求持續增長。為響應這一趨勢,各地積極提前布局標識“貫通”工作,共同助力標識解析技術向行業應用的深層次滲透。
早在2022年,江蘇省就印發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創新發展工作實施方案》,提出要充分發揮標識解析體系在數字經濟中的“數據底座”功能,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推動江蘇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創新發展。
2023年5月,浙江正式組建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貫通”行動工作組,建立聯動和合作機制,拓展研發具有特色的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培育浙江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
2023年6月,華南四省(自治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貫通”計劃正式啟動,加快推進華南區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探索形成資源共享、產業互補、高效協同的區域溝通協作新模式。
2023年10月,長三角地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貫通”計劃啟動,推動長三角地區緊密協作,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推動產業生態培育,共創標識應用生態。
總體來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標識“貫通”工作,通過建設標識解析基礎設施、大力推廣應用標識解析技術、科學制定相關標準和政策等舉措,全方位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發展與應用深入落地。
對此,山西省工業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秦瑾表示,當前,各地方希望加快推動標識在各個領域的融合發展。同時,也希望國家層面能夠進一步強化對地方的指導,制定并出臺相應的標識“貫通”政策。展望未來,希望標識“貫通”的應用能逐步延伸至更多行業和領域,吸引更多企業深入了解并主動融入標識解析體系,進而全面提升企業在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山東省物聯網協會秘書長蘇冠群則認為,標識“貫通”代表了標識解析體系未來要做的方向。縱向上,通過標識數據能夠打通企業內部的OT、CT與IT三個層面;橫向上,可以產生閉環式的破壁效應,實現企業間資源整合,從而串聯起行業整個的產業鏈與供應鏈。不僅如此,通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還能夠實現工業互聯網與能源互聯網、金融網絡的聯動,最后拉齊供應鏈和產業鏈產生協同效應。
企業齊心協力:共迎標識“貫通”落地
標識“貫通”將成為夯實新型工業化基礎設施的有力抓手,為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注入新動能。面對現階段標識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商業探索仍待深化、優質應用供給不足、場景創新任重道遠等一系列挑戰,行業企業也在積極尋求破解之法。
江蘇中天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時宗勝認為,標識解析的發展已由節點建設階段轉向標識應用階段,迫切需要更多企業和行業的積極參與和實踐。因此,行業內對于標識“貫通”的落地實施充滿期待。
時宗勝提到,企業推進標識“貫通”可以分“三步走”。第一,組建標識應用團隊并加以研究;第二,對企業內部、上下游、供應鏈進行宣貫;第三,對流程進行梳理,對應用模式進行探討,探索如何用新的標識打通產業鏈。
同時,標識“貫通”將逐步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結合以往落地實踐,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工業互聯網高級研究員邵子豪認為,企業在推動標識“貫通”工作落地時,首先需要明確業務需求,在引入工業互聯網和標識技術之前就明確標識的價值與企業的痛點。其次需要制定整體戰略規劃,明確目標、投資計劃、實施時間表,并將其與企業整體戰略相銜接,確保技術應用與業務目標一致。最后,應將工業互聯網和標識技術的應用劃分為多階段,逐步實施,小步快跑。
眾所周知,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一項需要領導層和決策層充分重視并給予堅定支持的“一把手工程”,而且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北京華信瑞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宋莉華指出,在實施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可以從單個數字化應用入手,逐步推進設備管理、產品追溯、數字營銷等各方面的數字化轉型。此外,行業應高度重視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將數字化技術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以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標識“貫通”能夠為各行各業賦能,持續推動行業發展和創新。
中科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院長吳仲城在接受采訪時補充道,在標識“貫通”過程中,政府的決策者、主管部門以及在整個商業生態構建過程中所對應的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供應鏈“五鏈”融合的產業各方都應深刻理解標識解析的意義,進而推廣標識解析進入行業應用,實現標識“貫通”落地。
集眾智者事無不成,聚合力者業無不興。未來,隨著標識“貫通”工作的深入推進,我們相信工業互聯網將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