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已過,我國華南早稻開始育秧,今年農業科技在各地備春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廣東、廣西、江西、湖南4省區早稻已育秧149.2萬畝、完成意向面積的5.3%,進度與常年相當。
今年,廣東積極推廣集中化育秧。在廣州這個立體式的現代化育秧工廠里,配備有多種循環運動式育苗機等育秧設施設備,可以更好地控制秧苗的光溫和濕度。
育秧工廠負責人 潘嘉競:這個育秧大棚,大概是二十天左右就可以完成整個育秧過程,相比我們陸地育秧春季早稻溫度比較低的情況,可以早十到十五天。
今年,湖南省預計新(改)建集中育秧設施3000多個,力爭早稻集中育秧1350萬畝。
總臺央視記者 陳燁煒:這里是湖南益陽資陽區的一處育秧工廠,在我身后這臺的最新型的快速育秧機正在緊張調試。這臺設備實現水稻育秧包括播種、覆土、施肥、分盤、碼垛等一系列工作的自動化作業,僅需三個人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500畝大田的秧苗需求。
今年江西省早稻意向播種面積1800萬畝左右,目前,省里給各地提升耕地地力的43.02億補貼資金已提前下達。在南昌縣武陽鎮的這家種業公司,企業的六條數字化全自動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領班、分揀、包裝崗位的員工正在緊張作業。
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倉儲物流加工部經理 俞宏鏗:目前我們每天能夠生產種子4萬公斤以上,可以很好地滿足農民群眾的春耕用種需求。
各地推進農資供應灌區建設等 保障春耕
眼下,春耕備耕正在由南向北陸續推進,各地農資供應、灌區建設等工作也鋪展開來。
在廣西鐘山縣東融稻菜基地里,一臺臺耕地機正在抓緊農田耕整,挖掘機也忙著開展路基整治、開挖溝渠等作業,為春耕生產打好基礎。
而在湖南岳陽縣,為應對近期雨雪冰凍對春耕備耕的影響,當地成立16個指導服務小組到各鄉鎮開展農作物防災減災抗災指導。
湖南省岳陽縣潤升水稻合作社負責人 董敏芳:像我們所有的農機裝備維護保養已經全部完成,我們的農資儲備,包含種子、肥料以及我們的營養基質也已經全部入倉,我們將在三月上旬全面啟動春耕生產。
隨著育秧、整地、插秧等農事活動的到來,用水也將進入高峰期。就在不久前,江西省廖坊灌區的兩條斗渠剛剛建成通水。通水后,可滿足臨川、金溪兩地千畝農田的春耕用水需求。
江西省金溪縣石門鄉鄒家村村民 吳細根:現在渠道修通了,我家200多畝田都不愁水,隨時都有水放。
此外,當地還為灌區內172公里的主渠沿線配備了30多名巡渠員,提前對灌首閘門和啟閉機進行維養、檢修。
江西省廖坊水利樞紐管理局灌區用水科科長 吳慧榮:我們已經安排了人員對渠道進行巡查和清淤工作,這樣就能夠保證渠道的正常暢通,在春耕期間能夠滿足50多萬畝農田的灌溉需求。(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