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打車、外賣、地圖……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徹底改變了每個人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在其背后,正是5G的成功商用,帶來了數字世界的無限想象力。
但當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千姿百態的數字化場景對網絡連接提出了更高的需求,5G的能力就略顯捉襟見肘。
要釋放蘊藏在場景中的數字生產力,具備更高速率、更多聯接、更低時延的5G-A技術,勢必將被激活。在湖北,我們也看到在幾個5G-A的應用逐步落地,在打造5G-A創新高地的路徑中,湖北移動顯然已領先一步。
01 智慧長江,有了“感知力”
如果從高空俯瞰湖北,長江宛如一條巨龍,橫貫湖北全省。湖北擁有長江的最長干線1061公里,長江文化更是湖北標志性的人文特征之一。
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組成部分,長江的生態保護與治理一直是湖北的重任。
長江航道包含山區、郊區、城市、港口等復雜場景,上中下游網絡需求存在顯著差異。上游山區航道船舶密度低,業務需求量較少;中游航道包含城市、港口等復雜場景,面向企業以及消費者的業務混合度高;下游從武漢至長江口,船舶密度高,屬于大上行帶寬場景。
要對長達上千公里,且情況復雜的長江水域實現“可感知”,并要保證及時的處理能力,強大的移動網絡支撐,是一個基本點,這為5G-A技術提供了施展的舞臺。
今年初,湖北移動在長江航道部署4.9GHz頻段5G-A通感一體基站,率先實現了長江航道船舶速率檢測、軌跡跟蹤等感知能力驗證,為5G-A通感在內河航運等領域的商用部署提供重要基礎技術支撐。
自2023年11月,5G-A智慧長江試點項目,提出打造長江湖北段5G-A先導區算起,經過近兩個月籌備工作,在交通運輸部長江通信管理局長江應急搜救打撈基地,湖北移動采用4.9GHz頻段開通5G-A通感一體基站,實現對長江航道多個船只的航跡跟蹤與航行速度上報,感知距離達到3公里。
據了解,通感一體是5G-A新增能力,基站兼顧通信和感知雙重能力,使基站在數據通信的同時實現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從而提供更好的服務。而本次5G-A通感融合能力驗證,把傳統的低空、道路感知能力延伸到了內河航運場景,這是截至目前全球首個5G-A在內河航道場景實現船舶通感能力驗證。通過共享運營商5G頻譜、設備資源,實現一網兩用,不僅大幅降低額外部署感知設備的成本,也拓展了感知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了感知服務的時效性。由于該項目在5G-A通感一體領域具備開創性,具備向相關行業復制的可能性,因此有機會成為5G-A規模化應用的“先驅”。
02 為湖北數字產業發展注入5G-A新動能
事實上,5G-A賦能“智慧長江”建設,并非是一個特例,這其實只是湖北移動全力發展5G-A應用的一個突破口之一。
5G-A的正式名稱為5G Advanced,是在2021年4月被國際標準組織3GPP初步確定。5G-A具有下行萬兆速率、上行千兆速率、超大聯接數、超低時延等顯著特征,堪稱“小衛星”,并真正實現了通信與感知一體化,堪稱是未來數字經濟及智慧社會建設的聯接底座。
作為5G的演進和增強,是支撐互聯網產業3D化、云化,萬物互聯智能化,通信感知一體化,智能制造柔性化等產業數字化升級的關鍵信息化技術。
要推動5G-A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產業界要持續聚焦5G-A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有關標準制定,助力5G向5G-A演進升級。另一方面要以垂直行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的挑戰和市場應用需求為牽引,提出解決方案和服務,促進各類要素、資源優化配置。
運營商,本身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技術優勢,理應成為5G-A產業發展的“驅動引擎”。
正因為看到了5G-A對產業升級和為行業釋放數字生產力的意義,湖北移動決定先人一步,提前投入到5G-A應用創新的前沿陣地。
例如在商業領域,湖北移動聯合華為,在武漢市江漢路商圈完成5G-A三載波聚合站點連片開通,通過2.6G 100M+2.6G 60M +4.9G 100M頻段進行三載波聚合,實現江漢路地鐵站至循禮門廣場沿線熱點區域5G-A 3CC站點連續覆蓋,成功打造華中首個5G-A 3CC先鋒示范區,有效支撐XR、裸眼3D、全息等沉浸式業務體驗需求,進一步延伸感官互動與沉浸交互的體驗邊界。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其中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備受關注,而湖北則具備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的良好基礎和條件。要加快建設低空基礎設施,就可以利用5G-A超大帶寬、超高速率、超低時延、感知一體的能力,為5G-A低空場景化應用提供底座能力。
對于區域數字經濟而言,要賦能本地產業數字化轉型,將數字化打造成一種普惠的能力,網絡的能力建設刻不容緩。
而作為5G-A領域先行者,湖北移動還將持續推動省內5G-A技術創新,廣泛應用智能化、通感、物聯等5G-A關鍵技術,結合省內特色產業和場景,驗證5G-A網絡能力和業務,推動5G-A等新技術在湖北規模應用,為湖北數字產業發展注入5G-A新動能。
03 技術突破,以數字生產力重塑產業生態
去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這代表著數字中國建設邁向了實質的落地階段,而5G-A的加速邁向商用,將成為支撐我國數字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但知易行難,5G-A的商用不僅有賴于在場景化應用的落地和普及,還需要在技術細節上不斷打磨。
比如,智能化是現階段5G網絡向5G-A演進的重要能力,湖北移動積極以5G-A等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動能,應用5G-A智能單板創新方案,在AI模型訓練的加持下,對短視頻體驗、上行直播保障、觀看時延降低、高清占比提升等效果,同時在保障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實現能耗的有效降低,提升網絡運營效率。
這是不久前,由湖北移動聯合華為在武漢率先完成的全國首批最大規模5G-A智能單板試商用部署驗證。此舉實現了百站連片部署5G-A智能單板創新方案,成功驗證上行直播體驗增強、流量激發、極致節能三大場景。
首先在直播場景中,測試成功驗證毫秒級判斷空口問題,自動定位問題根因、實現網絡保障參數自動尋優。測試區域內上行直播用戶平均速率提升35%,直播1080P高清占比提升14%。
其次在短視頻場景中,測試區域內短視頻高時延柵格比例降低16%,有效提升1080P高清視頻占比;區域前后一周平均流量提升5.3%,在提升體驗的基礎上有效實現流量激發。
最后在極致節能方面,根據業務不同需求,動態使能節能,實現體驗節能雙優。測試區域節能后話務持平,接入、掉話等基礎KPI保持平穩,實現能耗平均下降10.4%。
在每一個細節上,這些測試所反映出來的數字,代表了5G-A所表現出來的實打實的能力提升。
另外,為了響應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的政策要求,湖北移動攜手華為等產業伙伴率先在荊州美的完成全球最大規模5G全連接工廠RedCap商用部署,部署范圍涵蓋FDD 700MHz和TDD 2.6GHz雙網,是全國首個完成FDD+TDD雙頻規模商用部署的標桿樣板,當前共完成10000+個5G RedCap基站開通,實現全省所有地市鄉鎮及以上范圍內的5G RedCap連續覆蓋,共同夯實網絡底座、助力智改數轉。
4G到5G再到5G-A,數字世界的脈搏隨著這樣的節奏不斷加速跳動,5G-A作為一條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任何技術和應用,乃至行業需求,都會因為更快的速度突破邊界,催生更多產業變革的新機遇。也正因為有了湖北移動的“搶先一步”和華為等公司的技術支持,以數字生產力重塑產業生態的時代,也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