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近6年以來,在網絡和用戶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全球5G運營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格局:領先運營商開始考慮收入和盈利的增長,而部分運營商仍然對5G投資心存顧慮,以致5G在不同地區的部署進度參差不齊。這其中,投資與收入之間的“剪刀差”問題、如何避免運營商重走4G時代“管道商”老路的問題尤其值得關注。
任何一項技術要想扎根市場、開花結果,技術和商業上的成功缺一不可,兩者相互促進,形成邏輯閉環。在日前舉行的2024年西班牙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4)上,愛立信以“無限暢想,無盡可能”為主題,從技術領導力和商業領導力兩個維度,展示了自身的技術產品革新、行業賦能實踐、產業最新洞察,從而強化5G從技術到商業的邏輯閉環,最終打造一個“移動優先的世界”,實現“創造一個能夠為人類、企業和社會帶來價值,充滿活力、相互協作的行業”的愿景。
技術邏輯:“為多而生”
毋庸置疑,5G是移動通信技術中增長最快的一個際代。愛立信估計,到2023年底全球有16億5G用戶,預計到2029年該數字將增長到53億。與4G相比,5G帶來了10倍的容量提升和30%的能耗降低,技術優勢顯而易見。據了解,在中國市場之外,全球50%的5G流量由愛立信無線網絡承載;在2023年的全球性能公開對比中,愛立信的網絡有72%的領先率。
具有通信行業“奧斯卡”之稱的MWC,向來是行業領袖展示技術創新和思想洞察的舞臺。作為技術領先者,愛立信在每年的MWC上都會展示對于技術創新的深入洞察和思考。在1年以前的MWC23上,愛立信以More with Less(事半功倍)的理念參展,令人印象深刻;在MWC24上,愛立信深入一步,將理念升級為More is More is More(為多而生)。
“2023年愛立信更關注容量和性能的提高,以及能耗和碳排放的減少;今年除了更強性能(More Performance)外,我們還關注更加開放(More Openness)、更可持續(More Sustainability)、更高度的自智化(More Automation)。”談起愛立信今年和去年在理念方面最大的不同,愛立信東北亞區無線網絡部硬件產品總監唐黎明表示。
基于領先技術優勢,攜系列產品方案,愛立信在MWC24上展示了4個“More”。
更強性能(More Performance)。愛立信發布了FDD產品AIR 3284,作為首個三頻FDD MIMO,相較4T/4R無線產品下行容量提高2倍、上行容量提高4倍;展示了毫米波產品AIR 5343,可用于大容量、高性能的宏站部署場景,擴展覆蓋范圍可達11dB。
更可持續(More Sustainability)。Massive MIMO產品AIR3255較上代產品節能25%;Radio 4461 HP相較于上一代產品重量減輕38%,碳足跡降低42%;Radio 8873基于以前8TR產品從減碳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提升。
更開放(More Openness)。愛立信與AT&T達成價值140億美元的Open RAN協議引發全球熱議。此次愛立信宣布,其所有產品都將支持Open RAN,包括Massive MIMO、FDD等,運營商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自主選擇是否開放。MWC24現場,愛立信展示了云化解決方案、開放前傳、Cloud Ran services、基于Cloud RAN的可編程。
更高度的自智化(More Automation)。隨著人工智能滲透到網絡的方方面面,整個網絡正在朝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愛立信的托管服務在100多個國家的200多個運營商中管理著10億多用戶,在滿足復雜、多樣化管理需求的同時積累了大量應用案例集和數據集,積淀了大量基于意圖的網絡運營、可解釋AI、網絡智能編排等高階自智技術方案。在MWC24上,愛立信對此進行了展示。
此外,愛立信還展示了上行多用戶Massive MIMO FDD、上行感知的多層網協同、及自動化節能器(AES)等三款軟件。
由此可見,愛立信不僅著眼于產品性能的提升,更是從行業長遠發展角度謀劃布局。“我們不僅在建設一張網絡,同時在定義未來,引領行業創新的方式。”愛立信中國區技術部副總經理張永濤表示。
商業邏輯:開放API
與4G相比,5G能夠帶來更大的帶寬、更低的時延、更廣的覆蓋,意味著與4G時代不同的業務體驗,也只有能夠充分體現5G性能的業務,才能釋放5G網絡價值,為5G注入持久的生命力。目前來看,這樣的業務有XR、直播、關鍵性任務等。
此前蘋果Vision Pro的發布引發了業界諸多討論,作為5G時代最具商業價值潛力的新范式之一,XR向來具有非常高的關注度。在MWC24上,愛立信和Meta等合作伙伴為與會者提供了一場沉浸式的體驗,比如由透明顯示設備呈現的裸眼3D效果,還可以做到眼球追蹤,根據用戶不同位置產生沉浸式的3D呈現。據悉,愛立信已經將很多與XR相關的網絡能力做成了API,供開放者和使用者調用。
直播一直是考驗網絡性能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愛立信曾借助5G直播為英國國王加冕成功進行了媒體報道。在MWC24上,愛立信與合作伙伴聯合展示了網絡切片技術支持下的移動終端直播,直播人員用手機就可以調用高性能的網絡能力來保障實時直播效果。
而在業務應用的背后,離不開API網絡能力的開放。一方面,業務應用的長尾特征離不開應用開發者的參與;另一方面,API開放有利于形成從網絡建設到業務應用的正向循環。張永濤表示,愛立信近日提出了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的概念,揭示了應用開發者、廠商、運營商之間良性互動的網絡循環:將更多網絡能力推送給開發者,就會有更多服務創新出來;繼而激勵更多運營商加入開發者API生態,從而提升運營商收入,激勵運營商廣泛加入;最終促成運營商實現差異化的高性能網絡。
張永濤強調,網絡能力開放有兩個維度:一是developer for net,即推動Cloud RAN、Open RAN發展,鼓勵更多開發者對網絡進行編程;二是net for developer,傳統上談to B、to C,現在推出to developer,不僅要求能力開放,還要強調“易調用”,即讓開放的能力容易被開發者使用,而這也正是愛立信構建能力開放聚合平臺GNP的目的和初衷。
2021年愛立信收購Vonage,實現了對開放式網絡API的部署。據悉,目前Vonage在全球已擁有160萬開發者及10萬家企業用戶。在展會現場,德國電信、Verizon、KDDI、AWS等產業伙伴與Vonage聯合展示了在推動網絡能力開放上的最新進展。
5G商用至今,盡管在中國、美國、韓國、日本、歐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運營商在網絡建設、業務創新、用戶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然而在更多國家,移動網絡仍以4G為主,其運營商對于5G建設還存在種種猶疑和顧慮。5G應用價值何在、5G投資何時回收是其主要考慮因素。
任何技術要想轉化成產品、取得市場上的成功,都離不開的技術產品的成熟、商業模式的完善,愛立信從技術和商業兩方面入手,打造從技術創新到商業落地再到價值產出的邏輯閉環,有望消除運營商的疑慮,推動5G在更大范圍、更大規模的商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