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暖陽高照。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鄂西南山區的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栗子坪村,只見茶樹吐新翠、玉蘭綻嬌顏,與散布山間的土家吊腳樓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秀美畫卷。
產業轉型
五峰全境皆山,森林覆蓋率達81%,域內平均海拔1100米。連綿不斷的山脈為五峰帶來了豐富的礦藏。全縣已發現的煤、鐵、重晶石、方解石等礦產地達137處,其中高磷赤鐵礦累計查明資源量達1.78億噸。
五峰長樂坪鎮橋坪村曾因煤富甲一方,也因煤“傷痕累累”。曾幾何時,莽莽群山把人們困住,面朝黃土背朝天,僅僅兜住了柴米油鹽。長樂坪鎮橋坪村黨支部書記鄧鋒說:“那時候的山就像癩皮狗身上長了癬,遍布褶皺、到處黑洞,天上烏云飄、地上黑水流,越野車在路上跑出了蹦蹦車的效果。”
無序開采導致生態惡化,讓山河失色。
五峰壯士斷腕——縣內煤礦企業全部關停,淘汰煤炭過剩產能42萬噸,整體退出煤炭行業;關閉非法礦山企業60余家,礦山規模壓減60%以上;鐵合金廠、礦石加工廠全部關停,全縣化工企業歸零。過去12年間,除建設必需的砂石料外,五峰未批1家礦企。
礦場關閉后,橋坪村成立合作社,引導村民種植經濟林木,林下再種植草本中藥材,周邊配套養殖中華小蜜蜂,發展起“林藥蜂”立體生態產業,擴大畝產收益。短短3年,該村從以前的“煤礦村”變為“全縣中藥材第一村”。
截至2023年底,五峰全縣擁有茶園22萬畝,產值突破12億元人民幣;中藥材35萬畝,產值超10億元人民幣;中蜂10萬群,產值達1億元人民幣以上。
“以前是坐吃山空心沒底,現在是綠滿山鄉地生金。”談及產業轉型帶來的變化,鄧鋒感慨地說。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轉變,山林如今已成為大家眼中的“金山銀山”,五峰走出了一條有山區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花滿山鄉
治山不能忘理水。
在五峰境內,有漁洋河和天池河兩大流域,最終流入清江匯入長江。當地縣、鄉、村三級河長既巡河治河又管河護河,先是全面拆除橫跨天池河面的天龍市場,隨后又叫停仁和坪鎮計劃投資700萬元的養殖肉牛項目。
仁和坪鎮是“畜牧大鎮”,養殖場選址在漁洋河高處,遇到暴雨就有面源污染隱患。五峰對此態度堅決,漁洋河是五峰的母親河,更是清江一級支流,絕不能讓流域內的任何一條河流被污染。
仁和坪鎮痛定思痛求轉型,通過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產業提檔升級、加速生產方式轉變:在全鎮范圍內推廣應用“生物發酵床”技術,破解污染難題;“農業廢棄物轉化沼氣”技術,實現變廢為寶;“糞污綜合利用”技術促進生態循環,實現了全鎮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畜牧產業不降反增。
仁和坪鎮業產坪村黨支部書記彭業濤介紹,被當地稱為“全縣生豬養殖第一村”的楊家淌村,已不見曾經的臭氣熏天,取而代之的是紅艷艷的鮮花和百畝“甜心李”果園,錯落有致的巖板屋辦起了農家樂,全縣還成立了首家旅游產業合作社。眼下春暖花開,合作社經營的古樹山莊農家樂日日爆滿。
宜昌市生態環境局五峰分局黨組書記、局長佘克坤說:“十幾年來,五峰在發展中始終堅持把‘生態立縣’放在首位,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已成為全縣干部群眾的共識。”
近年來,五峰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堅持將41.8%的縣域國土面積劃定為生態“紅線”。全縣在生態建設與保護上的投入已近20億元人民幣,先后捧回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金字牌匾”。
春到土家
春到土家,茶香四溢。五峰是全國重點產茶縣,有著“中國名茶之鄉”的美譽。近年來,五峰確立“提升綠茶、復興紅茶、拓展茶鏈”的產業發展戰略,把生態環保的理念貫穿到種植、加工的全流程,大力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
“五峰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限制開發,但保護與發展不是對立的,關鍵是如何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綠色發展之路。”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委書記李倫華說,茶葉是五峰的傳統支柱產業,眼下五峰正奮力創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示范縣,茶產業是重中之重,但五峰不能只吃傳統的“茶葉飯”。
怎樣突出重圍?五峰深挖資源推進產業融合,拓展產業鏈條。除了遍布山間的生態茶園外,該縣還瞄準縣內中俄蒙萬里茶道起源地300余里古茶道、宜紅茶茶源地等歷史文化資源,做好“以文為魂、茶旅融合”頂層設計,號召較大的茶企因地制宜,將茶廠改造成茶莊,將生態保護和文化融合,留住更多游客。據統計,2023年五峰接待游客460多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1.23億元人民幣。
汲明茶業緊鄰萬里茶道重要節點“漢陽橋”,負責人梅元紅投資300多萬元改建后山,建設茶園廊道,將土家文化和茶文化融進茶園。茶樹間,步道若隱若現,楠竹、浮雕、瀑布、吊腳樓形成別具一格的小型景觀。茶莊里,寬敞的自助茶室古色古香,掃碼即可進入體驗,游客絡繹不絕。
良好生態引來人氣,火爆人氣帶來銷售紅利。“游客采茶品茶、體驗制茶后,幾乎每個人都會選購幾提茶葉。”梅元紅說,茶文旅融合后,銷售額連年增幅20%以上。
汲明茶業并非個案。以融合促轉型,目前五峰“茶文旅”綜合產值已超過50億元人民幣。“圍繞茶葉、中蜂、中藥材‘一茶兩中’特色產業,我們正全力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李倫華說,五峰還將充分利用峽谷地形、季風氣候,大力發展風力發電、抽水蓄能等清潔能源,努力打造鄂西南清潔能源基地,將“兩山”理念實踐創新在五峰持續推進。
董慶森 柳 潔(來源:經濟日報)